English

臺青徐國峰:以機器人早教創業叩開大陸市場

2018年05月02日 08:57: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5月1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以機器人而非普通玩具作為早教工具,開發孩子智商,臺青徐國峰的特色創業不僅在臺灣站穩腳跟,還叩開了大陸早教市場的大門。

  徐國峰出生於1986年,三十齣頭的他看起來仍像個大男孩,談吐、視野卻展現出超過年齡的成熟。他的工作創業經歷很豐富,也相當坎坷。

  8年前,為維持家中生計,他輾轉在圍棋教室、建築工地、出版社工作。後來因預感到機器人教育是個藍海市場,可以一搏,他便決定創辦面向孩子的機器人教室。

  沒人脈、沒通路、沒資源,創業前兩年,經營慘澹,有的學校還拖欠課程費用,徐國峰因此背上了貸款。“那時公司開銷大,不敢貿然停課,等於是賠錢在教課。”他回憶説,為了維持公司營運,他直接去幼兒園請款,卻被對方轟出來……創業初期咬牙苦撐的場景,徐國峰至今曆歷在目。

  “既然要做,就要在這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徐國峰説,困境沒有把他擊倒,反而成為他前進的動力。經6年努力,目前除了在桃園、新北設立機器人教室,徐國峰還進軍大陸市場,在廣州設立據點,事業越拓越大。

  “大多數人還在從事積木、玩具式機器人教育的時候,我們已跑到前面,開始進行人型、格鬥等高級機器人教育。”徐國峰以兩隻腳站立的二足機器人為例,光運轉起來,可能同時要運轉二三十個馬達,難度很高。

  為何機器人複雜、高端,卻以其作為早教切入點?徐國峰説,機器人教育是提升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絕佳工具。孩子們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從玩機器人開始,逐步學會設計簡單的機器人,到高級階段可學習寫程式,在製作和運轉機器人的過程中,培養出自信的品質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機器人作品散架了,若無法還原,孩子可能就會哭,但如果是他們自己做的,散了也沒關係,他們能夠還原。”徐國峰説,不只是好玩,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關鍵。

  在新北林口的機器人教室,記者看到兩層整潔明亮的空間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積木玩具及機器人。在專門的教室內,孩子們在徐國峰的協助下,一邊寫程式,一邊實際操演機器人。程式的寫法影響機器人的動作,徐國峰教得很認真,孩子們聽得很投入,一旁還有家長在觀摩。

  3年前,由於經營遇到困難,有員工覺得平臺不夠大,選擇離開。困境之中,正好有一位在廣州從事英文教育20餘年的臺灣朋友找到徐國峰,問他願不願意去廣州發展。

  “臺灣教育市場一直在萎縮,年輕人薪資低、買房難,不願結婚生孩子的越來越多。”徐國峰認為,到大陸發展是遲早的事情,遲去不如早去。

  “在廣州,我看到,積木教育、機器人教育的隨便一個場地,一天都是200-300人次,這在臺灣是難以想像的。”徐國峰直言,“當時被震撼到了。”

  依託廣州龐大的早教市場,加上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徐國峰和合作夥伴順利在廣州開辦了一家機器人教室。目前,在廣州的第二家教室正在籌辦中。未來,他還計劃將機器人早教推向深圳甚至北京、上海等城市。

  目前雖然在大陸初步站穩腳跟,但徐國峰卻不敢掉以輕心:“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很快,行業進步飛速。在臺灣的環境下很容易鬆懈,但在大陸你得不斷提升技術。”

  “有了移動支付,出門不用帶錢,在家叫外賣比現場吃更便宜方便,還有網路約車、共用單車……”經過親身體驗,徐國峰感嘆,大陸的發展令他感到驚訝,顛覆了過去他在臺灣所認知的大陸印象。

  對於同齡人,徐國峰建議他們多到大陸看看,儘管背井離鄉,壓力比在臺灣大得多,但機會和平臺也廣闊得多。他對在臺灣的員工説:“如果你想有更廣闊的平臺,事業心強,可以和我一起去大陸打拼,那裏的市場比你想像的大得多。”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