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小品沒市場論”引熱議 業內人士解析成因

時間:2012-02-02 09:28   來源:新快報

  趙本山小品《相親2》在遼寧衛視春晚演出後贏得眾多稱讚。

  近日,央視春晚導演哈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小品已經沒有市場”。此話一齣便受到廣泛關注,引發人們對小品現狀與發展的思考。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崔凱,以及一些小品編劇和演員,請他們分析了小品發展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市場 深受喜愛但多是一次性消費

  從事小品研究數十年,有過7次執導春晚小品經驗的崔凱認為,説小品沒有市場了還為時過早,它依然有廣泛群眾基礎和生存空間。只是,目前小品的發展存在一定問題。崔凱認為,像相聲、小品這些曲藝藝術,多是一次性文化消費,有時候在電視上演過一次,再拿到劇場裏演出就不行了。再者,小品也不能單純地走搞笑路線,它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深度,如果只是讓人一笑了之,並不能長久流傳。

  此外,今年遼寧、江蘇、湖南等衛視的春晚中都有小品出現。江蘇衛視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現在的晚會中少不了趙家班、德雲社這樣的喜劇藝術班底,觀眾非常喜歡,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加入,整場晚會才顯得豐滿。

  創作 多重原因導致品質下降

  在小品創作方面,何慶魁、徐正超等為趙本山創作過多部劇本的編劇都曾表示過,小品創作正面臨瓶頸。同時,連續四年為趙本山創作過《不差錢》、《捐助》、《相親2》等作品的編劇尹琪稱,小品沒有市場只是假像,深層原因是小品創作的源頭和終端都存在問題,源頭上“把關人”脫離觀眾,終端上,一些小品演員甚至以藝術家身份自居,他們與百姓的思維方式不同,考慮問題的層面也不同,落實到表演上自然也就無法引起觀眾共鳴。

  此外,尹琪還認為,創作人才的流失也導致小品發展面臨難題,現在國內真正認真做小品的人才並不多,一些好的小品編劇受利益誘惑轉行做影視,直接導致小品品質下降,所以能真正反映人們現實生活的好作品太少,甚至有很多人直接從網上複製幾段小笑話就成了小品,形成一種“惡性迴圈”。

  演員 壓力太大不少演員轉行

  回望十幾年前的小品繁榮期,趙本山、范偉、宋丹丹、高秀敏、潘長江、趙麗蓉、黃宏等十幾位笑星齊聚舞臺,每年都會有好作品讓大家捧腹。然而,隨著趙麗蓉、高秀敏的離世,以及宋丹丹、范偉等人的相繼退出,小品也漸漸告別了過去的輝煌。

  宋丹丹離開春晚舞臺後,無數次被問為何不演小品了,她也多次明確回答,堅決不上春晚了,甚至放狠話稱除非把她拘留,原因是不想再承受那份壓力。而曾經活躍在小品界多年的潘長江、黃小娟等人也多年沒有出現在小品舞臺上。究其原因,除了轉向影視表演外,也是因為碰不到合適的優秀作品。

  此外,陳佩斯在談到小品時也曾説過,到了他這個年齡,已經不再追求傳播度,再那樣就有些不著調了,所以他更忠於追求更高的喜劇境界。

  ■相關

  趙本山委婉表示與央視春晚新團隊確有不適應

  被趙本山評為“新人物、新矛盾、新元素”的《相親2》,去年臘月二十八在遼寧衛視春晚的舞臺上一亮相,立刻獲得眾多網友的稱讚。20分鐘的作品被網友評論為:包袱跟得太緊,喘不過氣的春晚舞臺“王中王”,並積極總結了十大經典臺詞作為春晚流行語:“上帝呀,我們又撒謊了!”、“戴個眼鏡不是顯得有文憑嘛!”……笑果非凡。

  而本次央視春晚由於趙本山憾別也引發出各方聲音,持續引發熱議,坊間甚至流傳趙本山與春晚哈文團隊意見不合、憤然離去的有關説法,對此,趙本山並沒有正面回應,但他委婉地表達了與新團隊在磨合過程中,的確有不適應的情況。趙本山表示:“實在堅持不了了,很可惜,今年春晚是由一批比較年輕的導演們執導,組成一個年輕的團隊。我跟他們是第一次合作,最終沒上春晚很可惜。過去,我的節目中合作過的有丹丹、范偉、高秀敏等,是比較合拍的對手。與中央電視合作了21年,對這個舞臺確實很留戀,畢竟是從這個舞臺讓觀眾習慣的。”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