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拒廣告損失6.5億 哈文:小品已經沒有市場

時間:2012-01-29 10:20   來源:新京報
  核心提示:2012年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僅為7個,與鼎盛時期的16個相比少了一半還多。1月28日,央視春晚總導演哈文表示,語言類節目的衰落是小品缺乏市場的推動。她表示,今年恰逢央視春晚30年,陳佩斯、朱時茂、宋丹丹在春晚缺失是最大的遺憾。

   

資料圖:2012年央視春晚小品《面試》

    央視春晚已經落下帷幕,同往年一樣的是,今年的春晚依然是最大的關注和爭議。昨晚,哈文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欄目《面對面》的採訪,對央視春晚來説,哈文的團隊是全新的,他們做春晚本身就是個創新。而哈文也有一個對春晚不一樣的理解,“365天中364天我們都很有思想了,我們就讓除夕這天盡情地笑、盡情地唱、盡情地聊天。”

    小品:缺少強力市場機制推動

    今年,趙本山遺憾缺席春晚,也讓觀眾覺得似乎小品難以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和鼎盛時期的16個語言類節目相比,今年的7個節目少了一半還多。

    而哈文則説,語言類節目的衰落,是小品缺乏市場的推動,“我覺得留不留下印象,現在説還為時過早,留沒留下印象,還需要時間打磨。但是語言類節目,只有春節聯歡晚會上才有,不像歌手,除了晚會還有。多少人在做小品?小品沒有市場,語言類節目創作本身就有瓶頸。像在小品鼎盛時期,王朔、馮小剛都是在做小品的,但是現在他們可能都在做電影。現在小品已經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市場機制去推動它(發展),所以到了春晚這種特殊節點,其實本身就很難。並且現在網路又這麼發達,段子、笑話又這麼多,大家已經不靠春晚這一個平臺獲取這類東西(笑料)。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荒謬的事情也很可笑,所有觀眾的期待值和作品的水準,包括最後的呈現效果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落差。”

    哈文還認為,春晚的節點,大家不是專注地看,是陪伴式的,“看春晚都是,吃著飯、聊著天、哄著孩子、打著牌的,等到過些日子重播了,靜下來看的時候,好和壞,那個時候的評價才是最準的。”

    廣告:損失點錢贏得口碑

    今年春晚中,最讓觀眾感覺到被尊重的一點就是剔除了所有形式的廣告,也被稱為最乾淨的一屆春晚。哈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剔除廣告牽扯著很多利益,“不是我哈文一個人,或者我們一個團隊就能決定的,而是臺裏的決定”。臺裏能夠下決心把這個廣告剔除,就是基於早起的一個觀眾調查。“一年365天,364天你都可以有(廣告),但是這一天,你讓老百姓高高興興過個年,損失點錢會怎麼樣。臺裏決定要這個口碑。”而之前一些帶有軟廣告的海外電報部分全部挪到了春晚倒計時18個小時的節目中。

    遺憾:兩對黃金組合缺席

    今年恰逢春晚30年,為了致敬30年,哈文邀請了很多曾經登上春晚舞臺的老藝術家。比如陳佩斯、朱時茂、宋丹丹,而他們的缺失是哈文最大的遺憾。“我們最希望的就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組合,那麼創作時間來不及,是不是可以到現場來(看春晚)。朱時茂的時間還好,但是陳老師有舞臺劇,時間有點困難。”另外,宋丹丹和趙本山也是哈文的一個遺憾,哈文表示,最初設想很希望他們那個白雲、黑土的經典形象重現,但最後也是因為宋丹丹和趙本山的身體原因,“我們也不能要求人家必須為了春晚怎樣怎樣,也太不人道了,對我而言我也很難做到。”

    ■相關新聞

    拒絕廣告 春晚少掙6.5億

    “睜著眼睛找了4個多小時,愣是沒找到一個廣告,這算是最純凈的春晚了。”春晚結束後,沒有植入式廣告、沒有來電賀喜,也成為網友最多的“吐槽”內容之一,也有網友給央視算了筆賬,春晚零廣告,央視損失6.5個億。

    央視春晚籌備期間,導演哈文曾明確表態,龍年春晚拒絕任何形式的廣告,這將是一台由央視自己掏錢辦的春晚。而這臺沒有廣告的春晚,也被網友稱讚“很純凈”。但從今年1號演播大廳中那個隨時可以升降變化的T型舞臺來看,這臺晚會的花費也不會低。有網友給央視算了一筆經濟賬:在2011年的兔年春晚中,僅春晚零點報時和“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的冠名就吸引了近2億元廣告,加之各式硬廣告和植入式廣告總收入超過6億元。而龍年春晚“零廣告”,單以去年的價格估算,這個創新就令央視至少損失6.5億元。而據上海知名廣告人徐涌稱,“春晚廣告”其實並未銷聲匿跡。在春晚播出前後,央視均留出了廣告時段,其中“春節賀歲套”的廣告標底1.15億元,再加上郎酒集團以8699萬元奪標的《2012年春節聯歡晚會》聯合特約冠名,收入仍可觀,但比往年確實減少了許多。(記者 解辰巽)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