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屆春晚衍生流行語 本山大叔貢獻最多

時間:2012-01-22 22:32   來源:北京晚報

 

  每年春晚都會給觀眾留下幾句流行語,細細盤點下來不難發現,語言類節目絕對是盛産流行語的“大戶”,幾乎每年的語言類節目都會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廣為流傳。當然趙本山是其中貢獻最多的一位。

  2012年,本山大叔正式退出春晚,誰能“接班”創造新的流行語,倒成了龍年春晚最大的懸念!

  “你的聲音,你的歌聲,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上,電話點播成了一大創舉,而更為轟動的莫過於李谷一的《鄉戀》解禁。李谷一連唱了7首歌,也成了後來無人能打破的春晚紀錄。

  1983年

  “宇宙牌香煙譽滿全球!”

  馬季的單口相聲本用來諷刺虛假廣告,卻讓敏感的商家嗅到了商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煙,這或許也是“植入式廣告”的鼻祖吧。

  1984年

  1985年

  “軍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儘管1985年春晚因節目水準不佳受到觀眾的批評,但還是有一首歌紅遍全國,那就是董文華的《十五的月亮》。一句“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唱出了軍人的心聲。

  1986年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

  蔣大為的名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全國傳唱一時,在此後1992年、1996年、1999年、2006年的春晚舞臺上,蔣大為又多次演繹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

  1987年

  “你就像那冬天裏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溫暖了我。”

  這一年最火的人是費翔,這個有著一半中國血統的帥哥唱著《故鄉的雲》和《冬天裏的一把火》出盡風頭,一夜之間成為全國觀眾心目中的大眾情人。

  1988年

  “領導,冒號。”

  這話是牛群説的。相聲《巧立名目》生動活潑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一些不正之風,這句用在報告裏的經典開場白也成了當年最流行的臺詞。

  1989年

  “司馬缸砸光。”

  這一年趙麗蓉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和侯耀文合作了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讓全國億萬觀眾記住了這句經典臺詞。如今,兩位笑星已先後離世,令人唏噓。

  1990年

  “傻樣兒!”

  春晚的舞臺迎來了一位新人——趙本山,他的小品《相親》獲得當年語言類節目一等獎,從此奠定了自己在春晚的穩固地位。“傻樣兒”,相過親的人都懂!

  1991年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這是一首聽了讓人想哭的歌,《我想有個家》唱出了家庭的溫暖以及對家庭的渴求,也唱紅了臺灣歌手潘美辰。

  1992年

  “探戈就是趟啊趟著走,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招手。”

  小品《媽媽的今天》裏,趙麗蓉發明的探戈讓觀眾足足樂呵了一年。從這一年起,趙麗蓉、鞏漢林這對一起跳“探戈”的母子成了春晚的黃金拍檔。

  1993年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這首帶點古典氣息的《濤聲依舊》讓毛寧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還引發了廣東歌手北上的潮流。這句經典歌詞後來也被趙本山篡改成“我這張舊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1994年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宋祖英用教室、黑板、粉筆、講臺等意象讚頌了人民教師的情懷。這句歌詞也傳遍神州大地,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等並列成為對教師的獻禮。

  1995年

  “麻辣雞絲”

  趙麗蓉和鞏漢林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裝》對演藝圈流行的包裝熱進行了諷刺,“瑪麗姬絲”這個國際范兒的藝名活生生被趙老師演繹成了重口味的“麻辣雞絲”。

  1996年

  “它為什麼這麼脆?就是一盤大蘿蔔。”

  這句臺詞得用趙麗蓉地道的唐山口音念,才足夠有味兒。在小品《打工奇遇》裏,老太太演繹了一齣精彩的“報菜價”。

  1997年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一句話17個字,把一個重大的政治題材生活化了,這也是《春天的故事》深入人心的原因。

  1998年

  “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相約一九九八》,一首由那英和王菲聯手打造的傳奇金曲。兩位天后都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強大的歌迷基礎,使得這首歌曲連續十周獲全國各省市電臺排行冠軍。

  1999年

  “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説説,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大白話的歌詞卻寫出了平凡人的心聲。

  2000年

  “小樣兒,你穿開工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鐘點工》裏,本山大叔的這句臺詞和“傷自尊了”一起,成了不少人至今還在使用的口頭禪。

  2001年

  “謝謝啊!”

  原本是一句禮貌用語,經范偉的口一説,居然成了當年最火的流行語。其實,《賣拐》裏的金句還有很多,如“緣分啊緣分!”

  2002年

  “忽悠,接著忽悠。”

  賣完了拐,趙本山又開始《賣車》。不過,這一回,范偉可沒那麼好騙了,一眼就看穿了趙本山“大忽悠”真面目,可惜最後還是敗下陣來。

  2003年

  “我愛我的家,弟弟爸爸媽媽,愛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這一年春晚的亮點不多,倒是出自普通家庭的歌曲《讓愛住我家》帶來一絲溫暖和清新。

  2004年

  “母雞啊母雞”

  鞏漢林在小品《都市外鄉人》把自己偽裝成南洋人,為了防止露餡,他給北方農村來的媽媽教了幾句南方話,全國人民也跟著學了一回。

  2005年

  “這個世界太瘋狂,耗子都給貓當伴娘了。”

  此句出自趙本山的小品《功夫》。雖然《功夫》裏面笑點頗多,可觀眾也有點審美疲勞了。

  2006年

  “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嚕有喂,(噢趁類裏古!)……”

  這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就是“爸,(哎!)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這首歌后來被演繹了多個搞笑版本。

  2007年

  “你太有才了!”

  趙本山和宋丹丹這對老搭檔一齣手就是這麼“有才”!“下自己的蛋,讓別人去説吧。”……實在是“太有才了”!

  2008年

  “為什麼呢?”

  這是郭達、蔡明的小品《夢幻家園》裏反覆出現的一句臺詞。本來一句很平常的話,經過蔡明嗲聲嗲氣的演繹,讓人印象深刻。

  2009年

  “不差錢!”;“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

  這一年趙本山的搭檔是徒弟小瀋陽。一部小品《不差錢》讓小瀋陽從2009年一直火到現在,“不差錢”也成了不少人調侃式的口頭語。

  2010年

  “你心裏能不能陽光一點。”

  上了N次春晚,郭冬臨終於在2010年迎來了代表作,小品《一句話的事》中,一句“你心裏能不能陽光一點”,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流行語。

  2011年

  “此處略去**個字”

  《同桌的你》的主角雖然是王小利,但這句經典臺詞卻仍出自小瀋陽之口。在念情書的過程中,小瀋陽有四次提到了“此處略去**字”,令人不禁浮想聯翩。(李俐)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