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那些年我們一起愛的大叔

時間:2012-01-21 10:11   來源:京華時報

  假如趙本山退出春晚,這將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從本山大叔初上央視春晚,他共二十一次登上除夕大舞臺。回顧那些年我們一起看過的春晚,本山大叔借鑒的題材多,帶來的歡笑多,留下的經典也多。

  1990年,趙本山以小品《相親》確立了他的春晚地位和舞颱風格,從此那個“老蔫兒”的形象深入人心。如果以衛視的商業眼光回望那幾部小品,原來那才是“相親類節目佔領螢幕”的首航。在那之後的春晚作品中,本山大叔牢牢紮根農村生活,分別涉獵各類題材,緊跟時代,用最樸實的時尚感站穩春晚高峰,引爆新年前夜全國觀眾的情緒。

  本山大叔從個人奮鬥,到集體創作,吸引來國內最有才華的編劇,培養起本山傳媒隊伍,他們的表演自成一體。在近十年春晚中,本山大叔和他的團隊獨領風騷,逐漸建立起趙本山小品之王、春晚之王的地位,也為春晚開創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小品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今年過節看春晚,春晚就看趙本山。如果本山大叔今年真的退出,有可能明年也看不到他重返春晚舞臺,那麼我們從此要適應沒有趙本山的春晚,一個小品時代的春晚也就宣告結束。

  假如趙本山退出春晚,這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啟。

  從以前趙本山爆出身體有恙的新聞,再到他春晚健康狀況的報道,我們看到這個有豐富故事的男人在歲月面前逐漸力不從心。直到今年宣佈退出,恐怕也是最無奈的決定。我不禁要問,除了趙本山,還有誰可以讓我們年年歡樂,歲歲期待?只有集體,缺乏核心帶領的小品是否還能夠連綿不絕,持續經典?而對於央視來説,又如何讓觀眾接受沒有趙本山的春晚呢?面對本山大叔留下的真空,這是一個機會,有能力者上,便可迅速填補空白,扛起新時代的大旗。對於其他電視臺,也許是一個嘗試與央視春晚競爭的好時機,開啟各省臺春晚百花齊放的新時代。當本山大叔的小品時代結束,一個更廣闊的春晚舞臺空間被打開。我們也希望在除夕夜的熒屏上,儘快看到更新穎的文藝形式,更精彩的節目內容。

  我真心希望,這次退出只是本山大叔的一次歇腳,畢竟他給我們的歡笑太多,經典太多。一個從縣城走出的二人轉演員,屹立在春晚二十年,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也留給我們那些年春晚的最美好回憶。□天貴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