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屆金馬獎: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時間:2012-11-27 08:56   來源:21CN娛樂

劉青雲、桂綸鎂分獲本屆金馬獎影帝影后。

劉青雲、桂綸鎂分獲本屆金馬獎影帝影后。

  11月24日晚,在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禮上,內地影片《神探亨特張》最終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剪輯、最佳攝影三個大獎,成為本屆的最大贏家。而來自香港的影片《奪命金》則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兩個獎項,也是收穫頗豐。相對而言,臺灣電影只有桂綸鎂憑藉《女朋友,男朋友》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項,也使得本屆金馬獎成為臺灣電影近幾年來最為暗淡的一年。雖然獎項的頒發仍然具有較強的“平衡”色彩在內,但已屆“知天命”之年的金馬獎還是體現了其較強的包容性。

  頒獎禮最後,本屆金馬獎的評審主席劉德華(線上看影視作品)宣佈最佳劇情片由內地導演高群書的《神探亨特張》獲得,這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連上臺領獎的導演高群書都有些意外,發表獲獎感言時都有些語無倫次。畢竟之前在各種預測中,看好這部影片獲獎的人並不多。一方面是因為金馬獎一直以來被認為有著較強的“本土保護”色彩,更易肯定臺灣影片;另一方面,內地電影已經是繼第41屆的《可可西裏》之後連續七屆無緣最佳劇情片,此次《神探亨特張》又帶有較強的北方地域色彩,也並不被看好。

  但另一方面,如果從本屆金馬獎的入圍影片來看,《神探亨特張》的獲獎也難言意外。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入圍最佳劇情片的這五部影片沒有一部能夠真正在實力上壓倒其他幾部,誰能獲獎都不是很意外。《浮城謎事》作為婁燁的作品頗受關注,但故事卻改編自網路熱帖,且整體風格壓抑;《奪命金》遠不是杜琪峰(線上看影視作品)的最佳,甚至遠沒有達到他之前的水準;《消失的子彈》更是五部影片中商業味道最濃的作品,基本上屬於陪襯;而《神探亨特張》上映後一直爭議較大,至今口碑平平;而唯一一部代表臺灣出戰的《女朋友,男朋友》雖然走的依舊是臺灣電影擅長的文藝路線,但水準卻難以與此前的《不能沒有你》《當愛來的時候》相比擬。可以説,這幾部影片中,沒有絕對的贏家,誰最終獲獎都可能是一個“冷門”。

  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也凸顯了過去一年裏整個華語電影品質堪憂的現狀。雖然內地的電影市場在不斷擴大,票房記錄被一再刷新,但整體電影的品質未能有所提升。《神探亨特張》和《浮城謎事》是過去一年中內地較為突出的文藝片,加上曾獲得過威尼斯最佳導演獎項的《人山人海》,基本上代表了內地的文藝片水準,但在內地上映後幾乎都遭遇到了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失利。這些文藝片大多都是因為導演過於主觀化的的表達與表現手法都使得這些影片刻意與觀眾保持了距離,高群書的《神探亨特張》雖極力貼近生活,但在故事的內容與表現方式上也存在較大爭議。相比較而言,臺灣電影同樣是在近幾年商業化方面取得較大成績的形勢下,丟掉了臺灣電影最為人所稱道的文藝特色。如果説去年的金馬獎將最佳影片頒給《賽德克-巴萊》是因為其“不能輸”的原因的話,那麼今年《女朋友,男朋友》就遠不能代表臺灣文藝片的最高水準,失利就屬必然。就香港電影而言,《奪命金》代表了一種純正的“港味”,與金融風暴時代的密切結合也使得這部影片多了現實色彩,與杜琪峰以往的作品還是有著較大的不同。不過,就水準而言,在整體上也與去年橫掃各大獎項的《桃姐》有著較大差距。在港片依舊低迷的今天,香港電影令人最為放心的還是各種技術。本屆金馬獎上,最佳音效、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造型、最佳視覺效果等技術獎項都被港片獲得,也説了港片的技術優勢在整個華語片依舊具有領先位置。

  此外,《神探亨特張》的獲獎,也是金馬獎一貫的關注現實的特徵的一個延續。從《不能沒有你》到《當愛來的時候》,再到去年獲得多項大獎的《桃姐》,金馬獎更多是鼓勵那些對於現實和社會底層民眾的影片。相對而言,港片的商業色彩較濃,《女朋友,男朋友》裏的情感戲過多,而婁燁的《浮城謎事》則聚焦于慾望社會下失控的情感,格調灰暗,只有《神探亨特張》更多是聚焦于社會底層民眾,雖然是以一個警察的視角,卻詳細地展現了整個社會的生存狀態,也表達了對於這種生存狀態的關注,最終勝出,其實也是符合了金馬獎原則與標準,也在情理之中。

編輯:王珩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