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影為何屢屢小成本大豐收

時間:2011-11-29 09:34   來源:龍虎網-南京日報

  前天晚上,第48屆臺灣金馬獎頒獎,臺灣本土電影表現搶眼,臺灣電影近些年強勢復蘇再次得到證明。 在臺灣電影市場上,本土電影一度被好萊塢電影擠壓得“慘不忍睹”。但以2008年本土電影《海角七號》為標誌,這種局面正迅速改變,且呈現“電影小成本,票房大豐收”的顯著特點,除《賽德克巴萊》之外,其他多數電影的成本僅幾百萬元。

  專家分析認為,發生這種改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臺灣電影人近年來強化了對電影市場、電影觀眾心態的重視與研究。

  市場份額從0.1%升到12%,臺灣本土電影迅速復蘇

  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臺灣電影人十分看重電影的藝術性,對電影的商業屬性與市場有所忽視,眾多臺灣電影給人的印象多是枯燥沉悶、不容易看懂、陰沉灰暗等,對普通民眾的吸引力弱。上世紀90年代開始,好萊塢電影逐步控制了臺灣電影市場,幾乎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2000年後,臺灣電影年産量一般徘徊在10部左右,所佔市場份額最慘時甚至只有0.1%,有的影片甚至零票房。雖然有侯孝賢、李安等臺灣電影人撐撐國際場面,頻頻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但對整個電影産業來説於事無補。

  2008年,魏德聖一部偏商業味道的《海角七號》出爐,該片5億元新台幣(約合1億元人民幣)票房,讓沉寂許久的臺灣電影市場振奮起來。接下來,2010年《艋舺》再次贏得2.5億元新台幣票房。2011年,迄今已有4部臺灣電影票房過億元新台幣,如《雞排英雄》1.4億元新台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4.1億元新台幣等。同年,《賽德克巴萊》(上、下)總票房更是達到8億元新台幣,創造了臺灣本土電影票房新紀錄。據悉,迄今為止,今年臺灣本土電影票房收入在總票房中所佔的比重已經超過12%,遠超前幾年。

  這些電影中,除了《賽德克巴萊》成本過億元人民幣外,其他影片的成本都不過幾百萬元。

  從關注自我表達到貼近大眾口味,年輕導演更在乎觀眾

  臺灣本土電影為何強勢復蘇?研究臺灣電影多年的影評人云飛揚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近些年,臺灣‘新一代’導演不再將主要興趣放在海外影展,而是更加關注本土,也更加貼近大眾的欣賞口味。”

  在雲飛揚看來,《艋舺》《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影片關注的多是熱血青年、弱勢群體、邊緣人物等臺灣普通觀眾身邊的人物,不少片子反映的是青春書寫、執著追求等勵志類主題,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此外,一些電影的畫面風格也一改過去的陰沉,變得清新陽光,演員選擇方面又選取了如彭于晏、趙又廷、阮經天等俊朗面孔代言,這讓普通觀眾覺得親近了許多。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所長趙衛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以鈕承澤、林書宇、九把刀等為代表的這一批年輕導演,在藝術手法上力求創新,不再沉溺于所謂的個人成長經驗和個人心聲表達,盡可能地追求更多觀眾的認同,最終在票房上獲得了回報。

  除了在題材選擇和表達手法上吸引觀眾,年輕導演更是想辦法來獲知“觀眾到底喜歡看什麼電影”。《囧男孩》《艋舺》等影片製片人李烈在今年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每一場放映,年輕的臺灣導演們都會跑到影院和觀眾直接交流,有時一跑就是四個星期,幾乎住在影院裏。面對觀眾的不斷質問和挑戰,他們被迫審視自己,拍出觀眾想要的東西。在他們看來,想要收復票房失地,僅僅靠大場面、大投資是不夠的,電影真正打動觀眾最重要。”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