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永遠是新聞的富礦

時間:2011-10-11 13:19   來源:新華網

(走基層媒體在行動)《半月談內部版》署名文章:基層永遠是新聞的富礦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李二保 作)

 

  9月5日出版的《半月談內部版》第9期刊發署名王新亞的文章。文章稱,最近,中宣部等五部門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部署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這是進一步落實新聞報道“三貼近”要求、增強新聞宣傳吸引力感染力、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作為面向基層的重要黨刊,半月談雜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迅速開闢《在基層》專欄刊發來自基層一線的鮮活報道,並組織全體編輯記者到基層蹲點調研,相關長效機制也已建立並將不斷完善。

  文章提出,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説,應該是永恒、自覺的事業追求:一方面,作風的轉變和文風的改進永無止境;另一方面,基層蘊藏著大量可供報道的新聞事實,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礦吸引著編輯記者前去開採發掘。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層開展報道,必將為新聞單位帶來紮實的作風和清新的文風,更會為新聞報道增添豐富鮮活的內容。

  就報道內容而言,在基層熱氣騰騰、新鮮活躍的生産、生活中,在基層幹部群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幾乎每一天都在源源不斷地産生可資報道的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在事件和人物背後,改革開放的大時代給基層經濟社會、人文生態帶來的衝擊和改變,更是新聞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報道內容。編輯記者不經常走入基層,用自己的身心去捕捉基層的點滴變化,就很難使新聞報道獲得應有的敏銳度和深度。

  就報道需求而言,基層人民群眾也更需要新聞報道的參與。來自基層改革發展的大量探索和實踐,迫切需要新聞報道給予廣泛傳播、探討爭鳴;來自基層人民群眾的多元化利益訴求、矛盾衝突,更需要新聞報道給予充分表達、有效引導。這樣的需求,正是新聞工作與人民群眾之間血肉聯繫的現實基礎所在。編輯記者不經常走入基層,在黨和人民群眾之間架起溝通了解的橋梁,就很難增進同人民群眾感情、提高服務群眾能力,更談不到履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促進改革發展和諧穩定的職責。

  文章認為,基層永遠是一座新聞的富礦,而且是一座可供“雙向發掘”的富礦,編輯記者在發掘新聞內容的同時也能夠發掘自身和人民群眾的感情,最終建立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正如同一位著名戰地攝影記者所説“如果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離炮火不夠近”,我們要探明基層這座新聞的富礦,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走基層走得更深些,離人民群眾的心更近些。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