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時候班車能通到咱農民家門口?”

時間:2011-08-30 12:45   來源:新華網

  “因為村裏不通車,女兒的高中錄取通知書都沒送到手裏。”“以前村裏沒有通車,我們親戚家的孩子有長到13歲還沒進過縣城的。”記者近日在寧夏六盤山下的涇源縣採訪,親身體驗了一些偏遠村莊農民渴望路通車也通,客運車能開到家門口。

  涇源縣有一個“天天農村客運公司”,24日1時20分許,記者登上了司機于紅亮駕駛的客運車。車上共有19個座位,終點站是30公里外的新民鄉。

  老于一邊開車一邊跟記者聊起來:“以前到新民鄉沒有班車,老鄉進城要麼包私人的小麵包車,要麼坐農用三輪車。2007年,縣裏開通了這條班車線路,20分鐘一趟車,票價最貴4塊錢。”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寧夏七成以上的農村都通了硬化公路,幾乎所有的鄉鎮都通了班車。在涇源縣,每天有99個班次發往各鄉,農民擠著坐農用三輪車的現象少了。

  但是,許多村莊目前還沒有通班車。家住涇源縣涇河源鎮老龍潭村的余大娘,到縣裏給上高中的女兒報名,花兩元錢就能從縣裏回到鎮上,但是從鎮上到村裏還有十幾裏路,只能打電話叫兒子騎摩托車來接。“因為村裏不通車,女兒的高中錄取通知書都沒送到手裏。今早報名本來挺簡單,我娘兒倆卻到處跑著開證明,臨近中午才報上名。要是班車能直接通到家門口就好了。”余大娘説。

  涇源縣運管所所長者乾説,全縣所有鄉鎮目前已全面通車,有村無路的問題明顯改觀,但有路無車的問題仍亟待解決。尤其是部分偏遠村莊,道路條件差,人口居住分散,農村群眾依然面臨著“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難題。

  為此,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09年投資500萬元,為南部貧困山區補貼購置了500輛“機動靈活、少拉快跑”的小麵包車,以緩解偏遠農村群眾出行難問題。然而,基層幹部群眾反映,與農村龐大的客流相比,這些車輛仍然偏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劉洋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