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劉曉鵬:堅守黨報記者的使命

時間:2011-08-31 09: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聞工作根植于社會實踐,又要服務於社會實踐,基層是實踐一線,群眾是實踐主體,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這是新聞工作本質屬性的要求。到基層去,也是轉變作風、改進文風的一把鑰匙。

  作為黨中央機關報,作為主流媒體,在紛繁蕪雜的輿論環境中的方位與作用是什麼?在我看來,就是主流價值的詮釋者、優質報道的提供者、職業倫理的堅守者、社會分化的彌合者。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增強輿論引導能力和資訊傳播能力,在新的媒體格局中形成影響力。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來自哪?不僅要靠我們對新技術、新媒體的把握,不僅要靠我們掌握更豐富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不僅要靠更雄厚的媒體實力和更科學的業務流程,更要靠我們自身對於黨的新聞工作本質的堅守,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真正了解群眾的思想脈搏、利益關切、實際需要,真正成為黨和政府連接人民群眾的橋梁與紐帶。

  我的故鄉在老區延安。記憶中,從張思德墓到棗園“幸福渠”,從“精兵簡政”到大生産運動,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繫,不僅是寫在書本上的文字,更是實實在在的人與事,是老百姓的口口相傳,是共産黨人真真切切的行動。

  走基層,“接地氣”,以群眾為師,這也是浸潤在人民日報這張報紙基因裏的傳統。報社編委會對此高度重視,近幾年在報紙的擴版增容中,我們創辦了緊貼群眾生活的“新農村週刊”、“民生週刊”,創辦了專門的“連線基層”版。去年,編委會直接部署,報社組織了多路記者,到我國幾個集中連片的重點扶貧地區採訪,到最艱苦、最貧困的地方,進村入戶和農民促膝談心,了解國家扶貧政策的成效和當地推動發展的思路。今年,報社又在“人民觀察”欄目推出“走進基層黨組織”系列報道,記者到最基層的黨組織採訪,去感受我們這個有80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的根基。在更多的日常報道中,群眾立場、群眾視角、群眾語言正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我們的版面上、報道中。

  作為一名記者,“新聞工作是幹什麼的”、“怎樣做好新聞工作”、“誰來評判新聞工作”,這些都是需要始終思考、不斷求解的問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劉洋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