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夏 概 況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圖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位於黃河中上游,地處北緯35 14′~39 23′,東經104 17′~107 39′之間,接近中國版圖幾何中心。東鄰陜西省,西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寧夏全區地域面積6.64萬平方公里,轄5個地級市,22個市縣(區)。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647.2萬人。
自然狀況
寧夏地域東西窄南北長,南北相距逾450公里,東西相距250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境內山地疊起,平原錯落,丘陵連綿,沙地散佈,其中平原佔26.8%,山地、丘陵、臺地等佔73.2%。寧夏屬溫帶半乾旱地區,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降水量200毫米。
按照自然地理和經濟條件,寧夏可分為兩大板塊:
【沿黃經濟區】包括銀川、吳忠、石嘴山、中衛4個地級市及所轄中寧、靈武、青銅峽、賀蘭、永寧、平羅等10個市縣(區)。該地區處於河套平原,資源豐富,且組合條件較好,經濟發展水準較高。該地區以45%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區61%的人口,90%以上的經濟總量和94%的財政收入,是寧夏的精華地帶和經濟發展的龍頭,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是國家規劃建設的十八個重點開發區之一。
【中南部地區】包括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海原縣、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等9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區)以及沙坡頭區、中寧縣的山區。處於我國半乾旱黃土高原向乾旱風沙區過渡的農牧交錯地帶,生態脆弱,乾旱少雨,土地瘠薄,資源貧乏,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極度匱乏,經濟欠發達,以“苦瘠甲于天下”而聞名全國,是國家確定的11個重點扶持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
發展優勢比較而言,寧夏有農業、能源、旅遊、內陸開放四個方面的優勢,發展前景廣闊。
【農業優勢】黃河流經寧夏397公里。得黃河灌溉之利,農業發達,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説。黃河兩岸土地肥沃,農業綜合生産水準在西北地區名列前茅,屬國家級“兩高一優”農業示範區。全區現有耕地1660萬畝,是我國四大自流灌區和七大商品糧基地之一。有待開發的荒地1000萬畝,是全國八個宜農荒地較多的省區之一。有可利用的草地3400萬畝,是全國十大牧區之一。良好的農業生産條件,造就了寧夏特色農業的發展優勢,已經形成了具有區域競爭力的13個特色優勢産業。特別是枸杞、釀酒葡萄、甘草、瓜果、馬鈴薯、牛羊等特色種植養殖業,在西部乃至全國都有影響。
【能源優勢】寧夏煤炭資源儲量大、品種全、品質優、開發條件好。已探明儲量超過310億噸,遠景儲量2027億噸,分別居全國第6位和第5位。其中,寧東煤田探明儲量270億噸,是我國13個重點開發的億噸級礦區之一。全國10大煤種,寧夏就有9種。煤田分佈與黃河水利水能資源在地域上的有機結合,為發展能源化工産業創造了條件。目前,寧夏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和煤化工産業基地,正在規劃建設國家大型能源加工轉化儲備基地。寧夏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2250~3100小時,屬於太陽輻射高能區;適宜開發的風能資源儲量達1214萬千瓦,發展新能源的條件較好,是國家確定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
【旅遊優勢】寧夏既有南國水鄉的特色,又有塞外邊陲的壯麗景觀。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濃郁的回鄉風情、雄渾的大漠風光,構成了寧夏多姿多彩的旅遊資源。現有A級旅遊景區34家,其中5A級3家,4A級8家,3A級15家,2A級8家。沙湖、沙坡頭是全國兩個以沙著稱的5A級景區。須彌山石窟是中國最重要的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六盤山旅遊區山勢雄偉,林森物茂,是黃土高原上的綠島,也是紅軍長征翻越過的最後一座大山,毛澤東同志留下了《清平樂?六盤山》的壯麗詞章。神秘的西夏王陵,記述了西夏古國的神秘歷史和興衰滄桑,被海外譽為“東方金字塔”。西部影視城、賀蘭山岩畫、青銅峽鳥島、水洞溝遺址等景點和古跡,在西部獨具一格,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內陸開放優勢】寧夏地處新亞歐大陸橋國內段的中樞位置,位於我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陸橋橫軸通道和包昆縱軸通道交匯處,是我國華北地區、東北地區通往中東、中亞最便捷的陸空通道,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寧夏有回族人口220萬,佔全國的1/5,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被國外稱為中國的“穆斯林省”,在擴大向西開放、促進中阿交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央《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推進寧夏、新疆、甘肅等省、自治區同中亞、中東國家的經貿合作。2010年以來,寧夏已成功舉辦三屆中阿經貿論壇。2012年9月,國務院批准在寧夏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為促進中阿經貿合作、打通向西開放通道搭建了新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