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文化建設:文化就在老百姓跟前

時間:2011-10-13 15:56   來源:北京晨報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幾年來文化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下,文化市場、文化産業、文化服務、文化創新與文化改革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其中,北京奧運作為一個契機和節點,引發了北京文化領域的轉折性發展。通過人文奧運的建設,全社會在觀念上對文化事業有了新的認識,在行為上,對文化有了新的追求。這折射到百姓親眼可見的領域,就是有了更多更好的電影電視劇,有了更多更好的演出,有了更多更好的圖書,各種新玩意也越來越多。同時,進行文化消費也更加便捷,而那些收入不高的基層群眾也能夠享受到更加貼心的文化服務。作為國際大都市標誌之一的文化産業,已經開始初步形成與世界同步發展的良好氛圍。本報以5個樂章呈現給讀者北京的文化發展之路,今日進入第三樂章:文化服務。

  什麼是北京的公共文化?這個聽起來似乎很玄的一個詞,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就是生活在北京離不開的文化生活,到圖書館借書、到劇院看戲、到美術館看展覽,這些都是公共文化的範疇。生活在北京,是什麼讓人感覺到最幸福?當代著名劇作家、京味兒作家李龍雲的回答是“摸著歷史的生活”,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義大利攝影師安德烈的回答是“北京的改造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博物館”,無論是老北京人、還是在一個老外眼中,北京翻天覆地的變化帶來的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景象,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在成為國際文化之都的演變過程中,我們普通百姓感受到的更是切身的變化。

  武漢遊客

  衝文化味兒,讓孩子到北京上學

  “十一”期間,從武漢來北京的計程車司機汪師傅一家,夫婦二人帶著五歲的小兒子,早起在天安門看了升國旗儀式之後,吃過早點等到國家大劇院開門,買到10元一張的參觀卷,進入國家大劇院參觀。通過波光粼粼的水下廊道看到一個全世界各地一流劇院圖片展,還跟隨導遊看到這座劇院的臺前幕後,更有吸引力的前廳舉辦的公益講座,男女高音歌手各自演唱了世界經典歌劇,這種小型演出是汪師傅一家頭一次聽到歌劇,“唱得真美!”很新鮮也很有意思的享受。“總之,這10元的含金量很高!”出了大劇院,順著北京最美的一條街道來到故宮筒子河邊留影拍照,在紅磚墻邊感受老北京皇城的魅力。然後沿街逛到了中國美術館,這裡綠樹成蔭,汪師傅領到三張免費的門票入場參觀,看到全國大師級美術家的作品展覽。汪師傅一家覺得一天下來看了演出,欣賞了展覽,收穫很多,北京便利而豐富的文化生活讓汪師傅一家有很多感慨,並萌生了讓孩子到北京上大學的念頭。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