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影電視“一個都不能少”

時間:2011-09-22 10: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白瀛、常亦殊、廖君)吉林省靖宇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所轄的那爾轟村是距離縣城最遠的村莊之一,到縣城有50多公里。村委會主任曲雲罡告訴記者,由於路途遙遠,山路彎彎,那爾轟村村民過去總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農閒時也沒啥娛樂活動,去縣城玩太遠,村民除了打牌就是看電視。可是以前電視就幾個臺,選擇太少,大傢夥兒都覺得生活挺封閉的。現在電視有三十多個臺,二人轉、電視劇、電影、農技知識,想看啥有啥,感覺自己和城裏人日子一樣幸福。”曲雲罡説。

  在吉林省,正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和那爾轟村的鄉親們一樣,感受到“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帶來的實惠。截至2010年,吉林省總計完成5089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今年,吉林省把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列為全省民生實事之一,並將建設重點放在邊境地區,計劃全年完成683個邊境地區廣播電視“盲村”建設。

  我國自1998年起開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按照當時的統計,全國有70多萬個散佈在偏遠深山中、交通不便的行政村,居住在這些地方的1.48億人聽不到廣播,看不到電視。

  據廣電總局介紹,2006年啟動的“十一五”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主要圍繞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覆蓋“盲村”村村通建設和大力提高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準兩項任務開展。

  “十一五”期間,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資金82億元,解決了全國71.66萬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盲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針對20戶以上已通電“盲村”地處偏遠,農戶居住分散等特點,工程建設主要採用直播衛星方式解決覆蓋問題,共解決了中西部1350萬戶近5000萬人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東部等有條件省份積極採用有線光纜聯網等方式進行“村村通”建設,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建設任務。

  隨著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廣播電視綜合覆蓋水準明顯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內容越來越豐富,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劉緒貴是湖北鐘祥市金店村五組的村民,一年到頭很難進市裏看場電影。但近兩年,市電影公司每個月都會在村門口免費放映電影。

  “電視看多了也沒啥意思,在家門口看大螢幕的電影,鄉親們還能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他説。

  鐘祥市電影公司經理劉平説,全市498個行政村,每個村都配備了電影放映員,這些電影放映員多是本村村民,電影公司為他們配備了放映設備和車輛,有的較大的行政村還配備了兩個放映員,每個星期這些放映員都會到各村鎮放映電影,出現了“村村挂銀幕,月月有電影”的熱鬧局面。今年8個多月時間,已經在全市各行政村放映電影5000多場。

  劉平説,前兩年片源過於陳舊,難以滿足老百姓需求,從去年底開始,最新上演的大片下線三個月後就開始在各村鎮放映,《讓子彈飛》等一批電影深受鄉親們喜愛。劉萬寶是鐘祥金店村的放映員,他説,村民們經常打電話問他放映的具體時間和片名。

  “十一五”期間,“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按照中央確立的“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新思路,把農村電影納入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電影公共服務體系,成為中國電影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電影發展道路。

  據廣電總局介紹,“十一五”期間,該工程資金超過25億元,用於放映設備採購和放映場次補貼,以及公益版權的購買和農村題材影片的補貼,基本完成了全國農村電影市場的基礎建設,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網路初步形成。

  “十一五”時期,共組建農村電影數字院線240條,數字電影放映隊4.1萬多支,擁有數字放映設備4.2萬多套。2010年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超過800萬場,覆蓋了全國60多萬個行政村,形成了遍佈全國農村的數字電影放映新格局,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確定的“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公益服務目標基本實現。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