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紅勝火

時間:2011-09-22 10:11   來源:人民日報

2011年8月19日晚,上海書展夜市迎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驚訝且感動,他沒想到在中國上海擁有這麼多熱情讀者。在剛剛結束的2010上海書展,勒克萊齊奧一口氣為排長隊的讀者簽售了1500多本書。

  這個全國性書展讓上海滿城書香,300多位國內外知名作家和各界專家會聚上海,參加由全國500多家機構主辦的400項文化活動。連辦8年的書展,門票總是10元,今年派送低保戶和外來務工人員及子女的免費票就達2萬張,江浙遊客憑身份證就能入場——主辦者志在打造一個公益性讀書節。

  其實,這座城市一直瀰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5月,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電視節;7月,中國數位互動娛樂展、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8月,上海書展;9月,上海旅遊節;10月,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藝術博覽會……已形成國內外知名品牌的文化節慶,在這裡此伏彼起。從靜安寺到安福路,一連串劇場和話劇大廈組成的演出帶一直讓各地話劇迷們艷羨;蘇州河邊的莫幹山路50號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名播遠近;馬戲城內的雜技大戲《時空之旅》“天天演”了7年,不出國門大賺外匯;上海大劇院熱演被稱為“開創國內音樂劇産業新時代”的《媽媽咪呀!》中文版;在浦東,創辦于5年前的東方市民音樂會即將演滿300場;蘭心戲院裏有列入“非遺”十週年的昆劇演出,新落成的文化廣場內正舉辦夏季音樂節;隔江對望,富麗堂皇的世博文化中心由賓士冠名、國際化團隊運營,1.8萬個座位常因熱門演唱會而座無虛席……

  這就是在文化上一直堪與北京雙峰互補的上海。

  文化,是這座東方大都市最讓人著迷的部分,色彩繽紛,聲部眾多。其中,我們又分明能感受到一段和諧主調,一種上海獨有的城市精神與文化氣質,那就是海納百川與追求卓越,是在文化建設的大發展大繁榮中步步催生的新“海派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要求上海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上海文化體制改革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切實增強文化體制改革的緊迫感,充分認識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對於上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意義。”他還特別強調要發揮文化的凝聚力和團結力,為此,“‘十二五’發展期間,上海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要繼續保持領先,這是個硬指標”。

  憑著這種清醒的文化自覺與堅定信念,上海文化事業堅持改革,做實基礎,銳意創新,面向大眾,建立長效機制,這座習慣於低調內斂的理性城市,正在迎來一次文化事業與産業的新發展。

  豐富多元的都市文化,藏著一個溫暖的紅色原點——大力弘揚主流價值觀,給海派文化再輝煌提供一個堅實支點

  1.“上海創作”擁有旺盛的“紅色激情”

  上海書展很“紅”——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背景的“石庫門”書架上,有數十種紅色出版物原本,還有《忠誠與背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岩》、《毛澤東箴言》等紅色書籍的首發和簽售……

  這抹突出的紅色,是書展向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的獻禮和致敬,也是上海文化建設的一道凝重底色。

  紀念建黨90週年之際,“上海創作”的紅色大戲也十分出挑。上影集團出品的28集電視劇《開天闢地》,被譽為獻禮“第一劇”,全景式展現了1920年至1927年中共初期波瀾壯闊的歷史,讓人看到信仰、青春和激情。中宣部和廣電總局推薦的10部紀念建黨重點獻禮劇,有3部出自上海;7月央視一套黃金檔,緊接《開天闢地》,就是上海出品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另一部《新四軍女兵》則同時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時間;已進入後期製作的30集電視連續劇《焦裕祿》,則是上海籌謀的下一部主旋律大戲。加上動畫片《西柏坡》和東方傳媒集團打造的《1921點亮中國》、《誓言》等專題片,這份“紅色節目單”件件都是大手筆,重內涵、有特色、見深度,叫好又叫座。

  “上海是中國共産黨的首個革命聖地,紅色起點意味著新的更加重大的責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振武這樣強調。牢記責任,不負使命,讓這座一向以低調聞名的城市,在“七一”期間驟然發力,喚醒“紅色基因”,洋溢“紅色激情”,交出一份搶眼的成績單。

  2.從“紅色原點”解讀上海文明

  集中爆棚的影視佳作絕非偶然。

  上海精心策劃的“紀念建黨90週年優秀文藝作品展演展映展播展示”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了200多個優秀作品,包括50個舞臺藝術作品、120部電影、17部電視劇、17個美術展覽。更有1500多場覆蓋各區縣、街道鄉鎮的歌舞、戲曲、戲劇等群眾文藝活動,主流媒體持續兩個多月開設“偉大歷程”、“紅旗飄飄”等專欄、專題……

  主旋律宣傳喚起人們對上海的更多記憶:這裡,不只是工商輻輳的十里洋場,不光有時尚小資和張愛玲,更是中國近現代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大本營、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中國工運指揮中樞,有魯迅、巴金、鄒韜奮,有支撐這座城市擔綱“共和國長子”的更為內在、厚重、堅韌的主流價值觀與文化精神。

  “它不高大,卻是今天上海和中國許多高樓崛起的出發點”,參加本報組織全國18所大學進行的大型主題活動“追尋”的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奎潮感慨著。“它”,指的是位於興業路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千里迢迢來上海拜訪中共一大、二大、四大會址的人們,有年輕的90後學生、高學歷“海歸”和地道的老外。“向革命前輩借一點勇氣!”“創業者、革命者,都需要理想、信念支撐。”6月9日,幾十名國內網際網路領軍人物齊聚一大會址上黨課,這樣回答好奇的追問。

  這也是今天上海城市管理者的答案。

  3. 90年90人,共産黨人的故事感動全城

  擦亮紅色原點,高揚主流文化,需要有對於文化使命的清醒認知,也考驗著決策者的思想智慧與經營能力。

  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等聯合舉辦“我們共産黨人”大型主題展覽,遴選90位共産黨人,用平實的故事和細節體現其精神追求,可親、可看、可學,成了遊客們了解紅色歷史、感知上海城市精神的特殊“景點”。免費展出30天,有50多萬人參觀,通過網路、手機等途徑參與的人次超過700萬。

  參觀者中散客佔60%。留言墻貼得層層疊疊,寫得最多的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永遠跟黨走”。

  展覽現場有紅色故事會、紅歌會和情景劇演出,還能“穿越時空”——通過IPTV、網路、手機等平臺,可遠端點播觀看展覽,為最感動的故事投票。展覽閉幕後,網路版和IPTV視頻版依然接受點擊,《我們共産黨人》圖書也及時出版,像不少觀眾留言中所希望的,辦成了“永不閉館”的展覽。

  4.梳理文脈,謀劃長遠,才有“中國震撼”

  厚積薄發,謀劃長遠,是上海“紅色文化建設”高人一籌的關鍵。

  “紅色的起點 永遠的豐碑——上海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美術作品特展”是7月吸引最多觀眾的藝術展之一。以記錄近百年中國革命和建設歷程中上海重要事件、文化現象為題材的數十幅巨作,大半出自美術名家,自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這是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的第一批作品,這個創作計劃將歷時3年”,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施大畏説,“等到中共成立100週年,我們將有100幅表現上海歷史文化脈絡的美術作品。”為此,上海市從創作規劃的制定到政府資金的資助,都給予了空前的支援。

  上海版出版物今年最受矚目的是《中國震撼》。一本通俗理論讀物,居然連續14周位居全國非虛構類圖書前十名,出版半年16次加印,累計印數50萬冊以上。除了作者張維為的獨特觀察視角,也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功的市場化運作。1999年改制的世紀集團一直以“努力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脊梁”為使命,總裁陳昕親任《中國震撼》的策劃和組稿者。

  5.從“上京現象”,看上海文化人如何抵擋“三俗”

  對主流文化價值的張揚與傳承,催生了上海文化人的自覺意識和使命擔當,有了抗拒低俗文化的精神底線。

  搶出明星“寫真”和泡沫式網路小説,是一些書展吸引眼球的“秘笈”。“我們還是走‘大師、經典’路線,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風。”操持上海書展的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焦揚説。

  國內戲曲界有個“上京現象”。

  上世紀80年代,上海京劇院推出新編歷史大戲《曹操與楊修》,一亮相便讓人驚艷,如今已是“堂堂正正走進戲曲史”的經典劇作。新編歷史劇從此成了上京人著力用功的方向,《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等相繼推出。在京劇最為慘澹的時期,他們仍堅持創排新戲,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的精品路線,不光在近5年拿遍所有國家級獎項,演出收入也一路攀升。今年居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的《成敗蕭何》,被讚為“京劇的鳳凰涅槃”。

  “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才能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完成京劇國粹從困境中的突圍。”院長孫重亮這樣為“上京現象”做結。

  《中國達人秀》總導演金磊也強調節目的“文化立場”。2010年夏“達人秀”亮相,國內選秀類節目正在收視率壓力下陷入爆料隱私和庸俗惡炒的風氣。“我們想發現普通人健康向上的追求和品性,傳遞真善美。”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副總裁、東方衛視總監楊文紅説。

  《中國達人秀》被做成了“勵志”節目,臺灣媒體稱它展示了“人性的光明故事”,體現對平民夢想的尊重和鼓勵。今年7月10日第二次達人秀年度盛典,在當天全國29座城市的收視率均排第一,每條15秒廣告招標價高達33萬元,創下省級衛視新紀錄——收視率、觀眾口碑和主流價值觀的傳遞實現了多贏。

  做文化産業大發展的探路者,為文化管理體制改革貢獻“上海智慧”,讓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1.“周立波現象”背後的“國有”推手

  以“海派清口”成名的周立波從2008年底躥紅至今,演出近200場,票房收入近2億元,成了具有全國影響的文化品牌。

  周立波背後,除了核心創作團隊,還有強有力的“國有”推手,即上海文廣集團和文廣演藝集團。如果沒有後者的包裝、運作和度身打造,並提供強大的産供銷資源和渠道,周立波或許仍在“小打小鬧”。

  文廣演藝集團旗下匯集著上海話劇、曲藝、雜技、歌舞等眾多國有文藝院團,每年演出上萬場,卻仍然不惜下大力氣打造周立波這樣體制外的“社會人”。其實,跨地區行業、跨所有制的合作創排項目,已成為該集團演出品牌和市場拓展的重要一極。

  2.老上影敗中求活,從奄奄一息到國中翹楚

  7年前,最早嘗試轉企改制的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演了一場壯士斷腕的悲涼大戲,一時間劍拔弩張。

  2003年5月,當過20多年教師的任仲倫調任上海電影製片廠黨委書記兼總裁。上影廠的資産負債率高達70%,銀行借債5億多元,國家一級演員每月只有300多元工資,不到上海最低收入水準。

  改革,讓多年沉澱的矛盾激化,改制涉及的2500多人怨聲四起,威脅的,告狀的,還有18名職工衝進辦公室亂砸。有人提醒任仲倫:“改革是找死,不改是等死,不改不革是安樂死。”

  2004年正逢上影建廠55週年,這一年最後一天,漫天大雪,職工代表會議在審議和表決上影整體改企方案,任仲倫等人嘶啞著重復一句話:“上影不是泰坦尼克號沉船,它想發展、要發展,而且能發展。請給我們時間!”

  考察美國七大影業公司,將電影作為一種産業而不只是“政治任務”或“藝術”來定位,上影率先在中國打造完整産業鏈,開始籌資大舉建設新型城市影院。外資民資拍片的多了,他們利用傳統優勢建設洗印廠,提供前期道具製作、後期製作和發行渠道,穩定的利潤有效消解了電影投資的高風險。

  如今,上影集團成了與中影並肩的兩大巨頭,主營業務利潤則是後者的20倍。麾下聯和院線在全國47個城市擁有126家影院和404塊銀幕,今年票房收入預計6.5億元,約佔全國1/10。11萬平方米的上海電影集團總部大樓和1.5萬平方米的上海電影博物館已在建設中,車墩影視基地二期將擴大到650畝,沉睡庫房的老電影等“歷史資源”,被一一盤活……

  3. 《收穫》稿費大漲,馬戲團“小海獅”新生——調動人的積極性,文化才有大發展

  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靠的是文化人。而文化體制改革的根本,就在於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

  2010年10月,《收穫》、《上海文學》雜誌獲得市文化專項支援,多年未動的長篇小説稿費從每千字80元提高到500元。此舉引發純文學期刊界“大地震”。

  “大家看到上海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決心,對原創文學的尊重。編輯約稿時更有底氣,也會吸引更多優秀作品。”《收穫》副主編程永新説。

  説起尊重藝術創作和調動人的積極性,上海雜技團團長俞亦綱也有故事要説。

  雜技團如今全稱“上海雜技團有限公司”。它在上海16家文藝院團中最早完成轉企改制,建立了符合市場規律的個性化公司營運模式:2005年成立時空之旅公司,2007年成立股份制的歡樂馬戲有限公司,2008年推行票房捆綁運營模式,打造了一批精品演出。改制效益顯著,演職人員2003年每人平均收入每月不足2000元,2010年提高到7000元,主要演員達1.5萬元以上。

  轉企改制後的一個細節,讓一位來訪者記憶深刻:“一進馬戲城大門,就看到一個漂亮小姑娘蹲在大太陽底下照顧一隻快生産的海獅,連續幾小時,直到它順利産仔……”考慮到馬戲演出中馴獸師和動物之間的高度依存關係,馬戲團採用股份制運作,演職人員佔股49%,既是“打工者”又是“投資者”,還參與分紅。

  改制後,演職人員對動物的照顧更精心了,大家買飼料都貨比三家,精打細算。

  4.從“外派董事”到“宣傳管理委員會”,一著活棋突破改制瓶頸

  文化事業單位變身為文化企業,最大障礙在於:如何處理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與精神文化産品必須注重的社會效益、宣教功能之間的關係?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就曾經焦灼:作為全國第一家轉制的出版文化單位,如何保證正確導向?聰明的上海人設計了這樣的思路:集團多了3位宣傳部作為國資管理者派出的外派董事,對關乎出版物文化導向的事項有最終決定權。

  制度創新,突破了文化體制改革瓶頸。“外派董事制”逐漸發展為新的“總編輯負責制”、“編輯政策委員會”,保證了改制後在遵從市場規律的同時,繼續堅定弘揚主流價值,擔當社會責任。

  2010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完成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轉企後的上海東方傳媒集團綜合業務收入達113億元,比2009年增長50.7%,在省級傳媒集團穩居第一。制播分離改革後很多地方衛視紛紛壓縮新聞時段,東方衛視卻將兩檔主要新聞時段從半小時擴展到一小時。

  時任集團總裁的黎瑞剛將之歸因于在新聞宣傳內容管控模式的一系列大膽探索:集團內部陸續發佈了五項節目管理制度,創造性地成立宣傳管理委員會,有效防禦了低俗之風。

  5.不翻牌子,不翻燒餅,改革宏觀文化管理體制,打造文化産業鏈

  “我們絕不搞簡單的‘翻牌子’,也儘量不讓改革‘翻燒餅’。” 已為上海文化體制改革的具體事宜“糾結”多年的上海市委宣傳部改革辦主任王錦萍如是説。

  先行先試,謀定而後動。

  世紀出版集團轉企之後大動手術,在舊有出版社內部進行剝離,再造業務流程和商業模式,市場競爭力和內容創新能力大大提高。在全國“十一五”和“十二五”重點圖書規劃列選項目中,世紀集團都居同行第一,同時擁有上百種發行量在數十萬到200萬冊的暢銷書。改革沒有引向“惟利是圖”,也沒有放鬆黨委對企業資産和出版內容的支配權、決策權。

  集團總裁陳昕稱之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質的現代文化企業制度”。

  “十一五”期間,上海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2%,2010年達96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5.65%。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國網路視聽産業基地、國家音樂産業基地、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範園區等一批“國字號”,正使上海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文化産業基地之一。

  文化産業被上海視為打造高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到關乎“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高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因而成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最強勁的內在需求。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認為,“改革重點,就是要建立一套適應市場規律、符合國際慣例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

  每年確定哪些文化項目、怎麼花錢,不再靠開辦公會議、領導拍板,凡屬公益性投入項目都被交給文化基金會,政府只管每年撥出1.5億元資金並審計,資助哪些項目由專家説了算;經營性的文化産業項目則交給精文公司。

  管辦分離,保證了文化管理的制度化用權、用錢,避免權力尋租。

  上海多家文化企業改制重組的方案,如新華傳媒改制上市,世紀出版、炫動卡通、東方網的股份制改造,都有精文公司身影。它以股權投資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的文化産業投入方向。作為一家投資公司,2004年末,“精文”資産僅為6.3億元,眼下超過40億元。

  6.從“管腳下”到“管天下”——建機制、搭平臺、重規範、做推手

  著眼長遠而不是短期指標,政府由“管腳下”到“管天下”,是上海走在文化改革與發展前列的一個“訣竅”。

  為促進文化與資本對接,上海涌現不少突破既有體制的創新舉措:

  利用外高橋保稅區“境內關外”優勢,建立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臺,幫助文化企業降低商務成本,規避貿易風險,輕鬆“走出去”,世博會期間讓不少文化企業受益;

  2008年,設立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産業擔保公司,創新銀行信貸在文化領域的投向引導機制;

  2010年,創設全國第一個專注于文化與傳媒行業投融資的私募基金“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形成支援重大文化産業項目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融資的新機制;

  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則為文化企業打造了一條投融資和産業資本退出的市場通道。2010年底,上海明確規定,文化類企業國有産權通過上海文交所試點交易,當年實現各類文化産權交易20.4億元,成交160宗。周邊聚集起上千家産權經紀、評估、會計等服務機構,此前,國內文化産權仲介幾乎是空白……

  有了公共服務平臺,中小文化企業的快速發展就有了孵化器;國資、民資、外資合力,撬動了原來不敢想像的文化項目。

  黃浦江邊銀色貝殼般的世博文化中心,便是利用投融資新機制打造的新文化地標。該中心預算投資30億元,除政府文化專項資金和精文等公司投資外,靠出讓20年經營權和10年冠名權方最終落成。“梅塞德斯—賓士文化中心”的新招牌,使它成了國內首個接受冠名的大型文化場館,經營則交給美國娛樂業巨頭AEG,後者與NBA和東方明珠集團聯手組成國際化經營管理公司,志在打造世界一流演出場所。半年來,幾乎每週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迄今,上海在A股和海外市場上市的文化企業已有8家,有國企,有國有控股公司,也有民營龍頭企業,更有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

  讓更多百姓享受文化實惠,以文化事業溫潤社會治理——時刻牢記文化“公益”屬性,才會成就國際大都市格局

  1.社區文化中心從黑燈瞎火、亂收費到“人氣指數超高”

  每週三,78歲的彭文娟總會出現在黃浦區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書畫室,她笑稱這是自己第二個家。

  把這個中心當家的居民真不少,每週這裡都有三四場至少上百人參與的活動,每天約有10個左右的公益性培訓班上課……加上讀者、上網者,平均每天人流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

  這裡是老居民區,人多樓密。原有的文化館曾淪為收費辦班和轉租商戶的二房東,居委會活動室環境差、書刊少,一入夜便黑燈瞎火。

  寸土寸金的地段,卻舍得拿來修建上千平方米的大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上海打造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硬體不惜大手筆。這樣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全市200多個街道或鄉鎮已全覆蓋,社區學校教學點更遍佈4000多個居委、村委。

  探索基層文化活動管理新機制新辦法,讓文化設施硬體充分運轉,體現公益性,是上海近年來公共文化建設的著力點。

  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産權屬於街道,運營管理則委託給一家非營利性專業機構,由政府購買服務。託管協議寫明,中心須365天向居民開放,每天從早8時30分到晚9時;社區學校和群眾文藝團隊等使用需預約,基本項目免費;收費活動也要發放部分免費券給特殊困難群體。日常管理決策由社區群眾代表、託管機構和街道辦事處三方組成社區文化管委會和聯席會議決定。

  “每年群眾評估,是我們最緊張的時候。” 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主任王曉燕説。不受歡迎的活動會被要求取消,增設群眾需要的項目;是否與託管機構續約,也由居民説了算。

  人氣一點一點做了出來。2010年世博會期間,美國媒體代表團和45個世博會國際參展方、100余位各國官員曾來此交流,追問極為詳細。看來,一個普通街道的小小探索,對西方社區管理也有啟發意義!

  2.找社團活動指導老師只需點點滑鼠,對公共文化産品百姓自主點“餐”

  一整套基於市場機制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隱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這一綜合性文化終端背後的骨架和中樞——每年,上海市文化專項資金財力投入近7000萬元,為基層提供圖書、演出、展覽、講座、資訊、專家人才等文化資源。這些資源,通過東方社區學校服務指導中心、東方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東方宣傳教育中心網路,從公共文化産品的“中心廚房”向基層配送,豐富的“文化功能表”可定制,分眾化,由社區和百姓自主選擇。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從“十一五”開始已被視為重中之重。“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上海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重要任務。”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這樣説。

  東方宣教中心負責為各類主題宣傳活動採集製作宣傳文化産品,2010年向基層配送了1815場各類演出,“東方講壇”舉辦了1.4萬場。東方社區學校服務指導中心2006年起每年向各社區學校配送約1000門課程,90%為公益課程,5年積累超過30萬課時。

  缺老師,缺搭檔,是不少群眾文化活動的遺憾。在上海,只要點開“東方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網站,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書法、攝影七個門類的專業指導員名單一覽無余。通過數字化派送服務系統,選什麼老師、看培訓記錄和反饋情況,輕點滑鼠就能完成。“十一五”期間,全市開展群文活動超過200萬餘場次,參與人次逾1.7億,不少業餘團隊演出更有專業“范兒”了。派送文藝指導員的做法,去年還獲得了第十五屆全國“群星獎”項目獎。

  每座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都有一間百來平方米的閱覽室,居民們憑著“一卡通”,能借閱全市各大圖書館書籍——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圖書館服務集群,2412家成員單位打破行政隸屬界限,資源共建共用,給了市民在家門口博覽群書、異地借還的便利。

  “寫寫畫畫境界高,唱唱跳跳心情好”,青浦區盈北街道由200多名居民組成的社區藝術團在自編節目裏這樣唱道。這裡多年的老陳情戶因為文化生活很豐富,再也不願四處告狀了。

  3.要“中外藝術的盛會”,更要“人民大眾的節日”

  “國際大都市文化發展中最大的變化是非營利性成分的增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孫惠柱舉例説。

  上海開始“文化非營利”努力。應用市場化運營手段,卻立足於公益、非營利基點,讓更多市民共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成果,是眼下上海公共文化建設的工作重心。

  上海書展、上海中國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電視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國國際動漫展……這些活動往往巨星雲集。但是,更要讓它們成為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動品牌,普惠大眾,為整個城市帶來文化潤澤。

  “中外藝術的盛會,人民大眾的節日”,是上海中國國際藝術節的口號。每年金秋,劇院、音樂廳裏笙歌悠揚、劇情跌宕,畫廊展廳名作薈萃。每年都有大量低於正常票價50%以上的優惠票,被送進社區基層。

  更多廣場、街頭和社區內的“天天演”,則吸引了無數免費觀眾。演出者不光有全市5000多支業餘文藝團隊,也有來自各個國家的大師級藝術家。看到興致起來,還能報名登臺表演!

  4.“高貴不貴,文化親民”,給弱勢群體“一米陽光”

  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去聽市民音樂會,到上海音樂廳聽星期廣播音樂會,到蘭心大戲院欣賞本市各劇團的公益場,已成很多市民的休閒方式。東方市民音樂會辦了5年,票價30元至50元,學生票15元,相當於商業演出票價的1/10、1/20,東方藝術中心總經理林宏鳴稱為“高貴不貴,文化親民”,不足部分由浦東新區政府財政補貼。今年,該中心市民音樂會演出達170場。上海音樂廳的星期廣播音樂會歷史更悠久,每逢雙週星期日上午,一場以古典音樂為主的音樂會,低票價卻高水準,上座率高達九成。蘭心大戲院則時常一票難求。

  上午10點,到設施一流的影院花5元錢看一場電影——上海為讓更多百姓走進影院享受文化實惠、開發閒置場次的措施:買一張100元的“陽光卡”就能看20場電影,少數分賬制外國“大片”也只要10元至15元。9月排片表包括法國紀錄片《海洋》、德國電影《誤入歧途》、國産片《楊善洲》和《雪花秘扇》等20多部電影。

  郊縣農民看電影更便宜。崇明電影管理站站長陸平從1993年轉業就擔任電影放映員,“以前要麼在打谷場、操場,要麼在路邊,架起3根粗毛竹挂上銀幕。現在好了,各村的活動室都能放映。”陸平的放映隊每年下農村放映電影3000余場,觀看人數在110萬以上,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

  2008年上海率先把農村露天電影放映的35毫米膠片流動放映設備全部進行數字化轉換。由於成本降低,原來一月一次的農村電影放映變成了一週一次,2010年農村電影總放映場次突破8萬場。永樂是上海兩家農村電影院線公司之一,旗下有1771個數字電影放映點。一般每次連放兩部長故事片,還會在正片前放映宣傳城市文明、法制教育、農業技術等內容的15分鐘短片,場均人次竟是商業院線的3倍。現在,放映點還擴展到建設工地,讓農民工兄弟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上海已經有了清晰輪廓。”文化學者毛時安這樣認為。

  城市管理者對於文化建設中主流價值、社會效益和公益屬性的重視與宣揚,最終會變成企業經營者與市民的普遍自覺,還會變成社會和諧發展的潤滑油和粘合劑。

  以上海為基地的民營企業盛大集團,旗下7家原創文學網站一律要求對低俗文學作品“零容忍”,保證每天超過1億字的更新文字內容健康。經營兒童虛擬社區、已有近2億註冊用戶的淘米網,不光在遊戲裏設計45分鐘強制休息,還堅持夜間關掉伺服器。“這會影響一些海外用戶,但我們不能讓未成年人犧牲睡眠、沉迷遊戲。” 淘米網首席運營官程雲鵬解釋。而《摩爾莊園》、《賽爾號》等遊戲也“另類”地拒絕廣告植入。

  而匯集了7300萬遊客和200萬名志願者服務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則讓全世界都知道了熱情的志願者“小白菜”,見識了這座超大城市如何因為市民的理性容讓和熱情有禮而運轉自如。

  上海市市長韓正稱:“文化是城市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是激勵創新的智慧源泉之一。”他承諾要把文化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改革創新,搶佔文化發展制高點,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産業發展,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內涵。“讓創新思想自由流動,使創造活力充分地迸發,努力使上海成為創新、創意持續涌動、創造活力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

  上有政府引導,中有市場化運作,下有迅速提高的市民文明基礎,海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這是從改革實踐中作出的清晰認知,也是對今後發展的自覺選擇。

  上海,安然倚靠著紅色狂飆的起點,抖擻起文化體制改革的創新底氣,敞開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奔向國際化大都市的征途上,攜帶著獨特的城市文化密碼,正走得既曼妙又沉穩。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