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創造活力”、“文化軟實力”、“文化生産力”等新詞頻現,體現了黨中央在新世紀新階段對文化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近年來,我省文化産業快速增長,一大批有活力、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脫穎而出,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省的文化建設已經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步入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新時期、新階段。
從今日起,本報推出《陜西文化建設成就巡禮》專欄,集中宣傳一批我省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先進典型,集中展示我省在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
關中民俗博物院院長王勇超在迎接臺灣客人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在特定時期最表層和最本質的元素。它是民族精神與民族審美的最直接折射。陜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文化之根脈,民間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遺存。如今,古老的關中出了個奇人:他幾十年間憑一己之力搶救了大批文物,進而創建了全國首家以民俗文化遺産搶救、保護、研究、展示、傳承為主的集公益性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于一體的大型民辦博物館——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他就是王勇超。
傾一己之力搶救關中民俗遺産
王勇超的收藏之始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的秋天,因為正在幹一個古建築修復工程,王勇超和幾個朋友第一次走進關中腹地的渭北地區進行古民居考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渭北地區作為北方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重要的交匯地,保留了一些即將消亡的精美石刻、石雕、畫像磚和當時還不起眼的拴馬樁、飲馬槽等民間文化遺物。王勇超被這些老祖先留下的東西樸實中的精美所感動和折服。
在進一步考察中王勇超發現,經過歷次戰亂,文革破壞和今天建設過程中的人為摧毀,許多相當有價值的民俗遺物正在加速消失。眼看著彌足珍貴的民俗文化一天天被消蝕,王勇超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儘自己的力量,搶救性收藏這些不可再生的精神財富。他立志,“我要把‘根’留住,把關中現存民俗文化的遺物全部收購回來。”
從1985年起,王勇超組織了30多人,分成六支隊伍,對關中各地的民俗藝術品開始了地毯式的普查和收購。常見於陜西關中地區渭北一帶的拴馬樁,在一段時間成了他收藏的重點。
當時,私人收購“文物”還不被認可。由於缺乏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依據,他無法取得合法的收藏身份,長時間被人們當成了文物販子,甚至連人帶車都被扣押過。多年來,王勇超把他手下六家公司創造的全部利潤都用在了收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