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教育局推動“百善孝為先 敬老我先行”活動

時間:2011-09-21 17:02   來源:中廣網

  中廣網陜西9月19日消息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傳統美德,寶雞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統組織開展了“百善孝為先、敬老我先行”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以“培養孝道文化、提升孝道水準”為目標,通過“四抓三結合”紮實開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取得顯著成效,進一步將創先爭優活動引向深入。

著力“四抓” 深入推進活動

  ——抓組織,保證活動效果。局黨委高度重視,制定下發開展“百善孝為先、敬老我先行”活動實施方案,主要領導親自督導,建立活動組織機構,夯實責任落實到人,經費保障納入統籌,完善評估獎懲機制,活動中注意發現活動亮點,及時解決基層困難,為活動的紮實開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抓宣傳,營造活動氛圍。著重在提高孝道文化的知曉率、倡導敬老愛老意識上下功夫,紮實開展宣傳。利用網路媒體宣傳孝道文化,報道做法經驗,開闢“孝道文化”專欄,為活動提供快速便捷的系統交流平臺;圍繞主題,廣泛開展懸挂一條橫幅或標語、舉辦一期板報、召開一次班會、進行一次作文競賽或演講比賽的“四個一”宣傳活動;及時總結活動成果,積極投稿,推介成功經驗,已在國家、省市級媒體發表了6篇敬老愛老通訊稿,其中《寶雞熱捧弟子規》一文在人民網、中華經典網刊發。

  ——抓載體,彰顯行業特色。市教育局將創設載體,彰顯特色作為重點,結合實際,搞好活動。一是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下發活動通知,對“空巢老人”進行摸底調查並造冊登記,同時做好志願者招募工作,基層單位結合實際開展了“學雷鋒慰問孤寡老人”等活動,寶雞一中與西關社區的“空巢老人”結成幫扶對子,定期幫扶慰問;二是推進實施感恩教育,協調組織“國家關工委支教助學工程感恩勵志中國行講師團”在市中小學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孝道文化和感恩教育宣講系列活動,期間,寶雞中學開展的“感恩父母的一封信”活動針對性強,反響良好;三是發揮老年工作業務優勢,組織部分老教師、老專家走進小學、幼兒園為師生做報告,在系統離退幹部中開展“輝煌九十載,再啟新征程”理論徵文活動,通過組織撰寫科研論文,收集了很好的意見建議,離休幹部陳志偉的論文受到了寶雞市委宣傳部的表彰獎勵。四是抓好關工委工作,充實人員配備,優化辦公條件,規範工作程式,專門聘請原局長李萬勤同志和有名望有影響的老專家和老教育工作者擔任會長及顧問,努力提高關工委活動水準。

  ——抓服務,切實排憂解難。緊抓服務老年人、為老年人排憂解難大力開展工作。重視政治學習經費投入和老干支部組織建設“兩項建設”,為老幹部、老教師徵訂40余種、100余份報刊雜誌,將老干支部工作納入機關工作規劃和考核;落實完善活動設施和定期徵求意見“兩項待遇”,特別注意做好老幹部醫療喪葬服務等工作;做好節日慰問和困難老教師幫扶工作,七一前夕,走訪慰問困難退休老同志,重視老同志的信訪接待工作,努力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同時做好解釋説服工作。

立足“三結合” 弘揚孝道文化

  ——與落實“兩類人員”養老補助政策相結合。曾經擔任過農村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的“兩類人員”為寶雞的教育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全市教育系統為解決他們的現實困難,努力爭取政策支援,大力推動“兩類人員”養老補助發放工作,會同市、縣財政和人社部門,克服困難,加快進度,為符合條件的6000余名“兩類人員”發放了養老金,維護了他們的切身利益,促進了社會和諧。

  ——與全市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很多學校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建立了孝道文化長廊,開展了孝道文化演講比賽,走出校門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活動,各中小學大力推進《弟子規》進校園活動,邀請知名教授向師生講授《弟子規》,開展誦讀《弟子規》等活動,大力弘揚校園孝道文化,提升青少年對孝道文化的認知和理解水準,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新的內涵。

  ——與教育系統創先爭優活動相結合。開展“百善孝為先、敬老我先行”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在敬老愛老中創先爭優,在學習先進中創先爭優,在離退休黨支部中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形成了全系統年輕黨員向老黨員看齊,老黨員向楊善洲看齊的生動局面,為創先爭優活動增加了新的抓手。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