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改擴建竣工:文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成就

時間:2011-09-21 17:01   來源:人民網

  3月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竣工,13億中國人民又多了一個“大件”。

  國博改擴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動工,是黨和政府在“十一五”時期推出的一項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新國博總建築面積達到舊館的三倍,成為世界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面積最大並不是我們的追求,這裡不僅有一流的硬體設施和功能設置,還為公眾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歷史和藝術類題材的展覽與相關文化休閒服務。截至這次重新開放,新國博收藏文物已達105萬件,涵蓋陶器、青銅、瓷器、玉器、石器、書畫、染織、工藝等各個門類,能夠比較全面地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時代發展史。1912年7月9日,以國子監為館址,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成立,國家博物館由此奠基。2012年,國博將迎來百歲華誕。百年的歲月,何嘗不是中華民族風雨兼程、砥礪拼搏的縮影?豐富的展品,何嘗不是中華文明博觀約取、海納百川的見證?2008年1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率先進入“免費時代”。讓博物館走向大眾,讓大眾近距離、零障礙、低成本觀摩博物館,這何嘗不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生動實踐?

  歷經近百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積澱了豐富的歷史珍藏。百年來,她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展示了古老東方的傳奇。

  歷經近百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內涵。百年來,她猶如一本厚重的大書,承載了中華文明血脈相傳、賡續綿延的奧秘。

  歷經近百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積澱了豐盈的精神智慧。百年來,她猶如一棵蒼鬱的古柏,象徵了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眾志成城的品格。

  今後,新國博將以《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中國古代書法繪畫藝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中國古代明清傢具藝術》等專題展覽的方式展示館藏精品文物,這也是人們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課堂。自3月1日起,《古代文明》、《復興之路》兩個重要展覽將成為新國博的“保留節目”,前者勾勒了5000年來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後者描述出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苦難和輝煌,特別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歲月。同時,新國博將以交流合作辦展的方式展現中國各地的特色文物、重大考古發現和濃郁的民族、民俗文化。更為重要的是,新國博還將通過借展、交流展等多種方式展示他國不同的文明類型和藝術創造,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讓觀眾認識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和影響,為世界文明的對望提供舞臺。

  歷經近百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新的時代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努力建設與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相稱、與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相稱、與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稱的國家博物館。

  歷經近百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吸納智慧、啟迪公眾,正在向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目標邁進。人們期待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新的偉大時代更加奮發有為。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