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區文化建設作為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

時間:2011-09-21 17:01   來源:人民日報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生活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社區正在成為除家庭和單位以外的另一種重要社會組織形式並日益發展壯大。建設積極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不僅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應把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深刻認識社區文化建設的重大作用。社區既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場所,又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重要平臺。在新形勢下,加強社區建設是加強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而加強社區建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在共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區域性、群眾性等特點的文化,包括社區意識、社區情感、社區人文環境等。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不僅能夠提高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夠促進社區居民的相互了解,增強彼此的信任,改變現在一些社區內居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説,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是增強社區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手段。

  準確把握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近年來,我國社區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總體上看仍處於起步階段,一些社區在文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一是設施“缺、舊、遠”。社區文化基礎設施是社區文化建設的基本依託。雖然目前我國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較之以前有了大幅提高,但由於歷史欠賬太多,仍無法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有的社區還沒有自己的公共文化場所,文化設施缺失嚴重;有的社區文化設施陳舊、配套不全、設計不合理,不能滿足居民的活動需求。二是文化活動吸引力不足。一方面,社區文化活動的參與主體大多是老年人,其他群體參與度不高,導致社區文化活動的功能無法真正發揮;另一方面,社區文化活動的行政色彩或商業氣息過濃,沒有體現活動的群眾性、民間性和社會性,社區居民對活動的認同度不高。三是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目前,對社區工作者的全面培訓還很不夠,部分社區工作者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治安、就業、衛生等方面,自身文化素質與開展豐富多彩社區文化活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配有專職社區文化工作者的社區不多,大多依靠兼職人員來維持社區文化工作。

  認真研究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有效舉措。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應針對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的放矢地採取舉措。一是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文化主管部門主管、其他部門配合、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社區文化建設管理體系,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以街道文化站為紐帶、以社區文化活動室為基礎,系統推進社區文化建設。二是完善資金籌措機制。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逐步建立多方投入的資金籌措機制。比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把社區文化建設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區創新思路,探索共建共用、互利互惠的新形式;通過各種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個人對社區文化事業投資。三是創新文化活動。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從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出發,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增強社區居民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靈活多樣的人才聘用機制,將專業素質好、熱愛社區文化工作的文藝人才、管理人才充實到社區文化建設中來;發展和培育一支高水準的基層文化志願者隊伍;發揮社區文化建設中骨幹人才的帶動作用,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五是提高資源共用水準。統籌規劃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加大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鼓勵社區內單位開放文化資源,發揮其在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支援並參與到屬地社區文化活動中來;大力發展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加快社區網點建設,完善社區文化資訊網路。(蘇昺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