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點亮農家新生活

時間:2011-09-21 17:01   來源:安徽日報 

  【編者按】

  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日報今起開設“記者走江淮 文化新篇”專欄,報道黨的十七大以來全省文化建設成就,反映基層群眾共用惠民工程的感受和期盼。

  “是誰在唱歌溫暖了寂寞……”9月16日晚7點多,晚風帶著白天的燥熱,徐徐地吹。老遠的,從當涂姑孰河大埂下來,就聽見太白鎮綜合文化站那邊飄來悠揚的歌聲。走進廣場,只見十幾個小夥在籃球場上龍騰虎躍,200多位鄉村“老大媽”在跳健身舞。

  41歲的潘文霞,在鎮上開飯店,跟在方陣後面跳得一臉汗,卻踩不上點,跟不上趟。她見看的人大笑不止,就跟邊上一個熟悉的人説:“我頭一天來。你瞧,任大姐才跳了幾個月,就減了十幾斤,為了身體好,我也來跳跳舞,減減肥。 ”

  從小就喜歡唱唱跳跳的居成蘭對記者説:“我家在205國道邊上,離這三里多路,一吃完晚飯,筷子一撂,老伴就騎車送我來,還接我回去。我光跳舞的衣服就做了七八套,打腰鼓,穿打腰鼓的;扭秧歌,穿扭秧歌的……眼下,我們正在排練鎮上10月22日舉辦的第三屆農民文化體育節的節目,還要做兩套服裝。老伴説,又健康又快樂的錢,花得值! ”“常來文化站,健身又健腦。大夥來唱歌、跳舞,既是‘找樂子’又是健身。遇到種植、養殖的難題,還能到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找資料,可長知識了。 ”居成蘭身旁的一位大爺前來插話。

  “花得值! ”投資1400多萬元建成這個全省最大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太白鎮分管文化的副鎮長霍木森眼裏,完全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大好事。記者細看,這哪是過去印象中的鄉鎮“文化站”,完全是一個集文體、科教、影視、圖書、廣場、園林等為一體的“集聚地”。佔地面積有1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有3000平方米。綜合文化站的辦公樓比周邊建築都顯眼,樓裏不僅有多功能廳、健身室、乒乓球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排練室、培訓室、書畫室、音樂室、棋牌室、放映室,而且有器材室、儲藏室、資料室、燈光室、音響室、化粧室。室內還有一個可容納l000人的綜合文體館,可開展文藝演出、報告會、電影放映、展覽會、籃球、羽毛球、網球等活動。室外還有塑膠燈光球場、塑膠乒乓球場、健身廣場、健身路徑器材等4個活動場所。

  “建好,更要管好、用好”。霍木森説,這個鎮的文化活動之所以紅火,靠的是一批熱心文化活動的人,以及廣大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

  吳家龍,太白鎮綜合文化站站長,是鎮上公認的“活寶”,他在鎮文化站幹了26年,是馬鞍山市鄉鎮文化站“站”齡最長的人。他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生旦淨末丑,樣樣能來一下,並能編節目、寫劇本、演小品、當導演、做主持,尤其是會組織、會“來事”。因他長得瘦小,鄉民們就開玩笑説,他不長個頭肉,就光長心思眼,眼睛一眨,一個點子。

  吳家龍和全鎮28支文體活動組織、1760名文體骨幹、21名專職和兼職輔導教師,把太白鎮的鄉村文化搞得風生水起。僅今年就組織舉辦了太白鎮商會聯誼會、義務寫春聯、業餘文體骨幹座談會、“唱響紅五月,建功十二五”歌咏比賽、“六一”少兒文藝匯演、“七一”紅歌文藝匯演等;還組織參加了縣第七屆農民燈會、第四屆龍舟錦標賽、縣老年教育系統文藝匯演、工會“五一”大合唱和市第十屆運動會、“江南之花”當涂專場文藝演出等。並正在籌辦鎮第二屆太白荷花節、第三屆農民文化體育節。

  漫步太白鎮街道、田野,一個個花園似的小區,一幢幢掩在綠樹中的農家小樓奪人眼球。文化活動扮靚了這個全省最大的鄉鎮綜合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向這裡。(宣萬明、陳群)

  【連結】

  2009年起,省政府將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納入民生工程。新建成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築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設有書報刊閱覽室、文化科技培訓室、文化資訊資源共用服務室、辦公室、多功能活動廳,有條件的地方還建有露天舞臺、室外球場、宣傳欄等。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700多個。根據計劃,今年底前納入民生工程的124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將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基本實現全省所有鄉鎮都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