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展大繁榮——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成就巡禮

時間:2011-09-22 10:44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穩步推進、全面發展的五年。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廣大文化工作者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投身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和諧文化建設,文化氛圍更加融洽和諧,文化創新更加積極活躍,文化産品日益豐富,服務品質不斷提高,文化建設與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文化領域大團結、大繁榮、大發展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

   一、國家對文化事業投入明顯加大,文化建設的基礎更加鞏固

  十六大以來,國家財政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全國文化事業經費累計達到580.82億元,年均增長22.5%,2006年全國文化事業費比2001年增加88.6億元。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逐漸向農村和西部傾斜。中央和省級財政設立了專項扶持資金,加大對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文化建設的扶持力度。五年來累計對農村投入159.44億元,並以年均增長16.5%的速度快速增加,僅2006年對農村文化的投入就達到44.6億元,佔總投入的28.5%,比2001年增加了1.8個百分點。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財政逐年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文化投入力度,五年累計投入126.09億元,年均增長15.4%,僅2006年對西部地區的文化建設就投入34.3億元。

  全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全國共完成基建投資153.73億元,並以年均10.8%的速度逐年增加。大中型文化設施建設項目顯著增加,其中中央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62.18萬平方米,概算總投資90.71億元,已完成投資47.69億元。中央補助1186個基層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共5億元。此舉帶動了各地對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建設的投入,各地配套資金達到14億元,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建設目標。

  重大文化項目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五年來,國家投入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近2億元。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自實施以來,中央財政投入資金9.03億元,地方財政安排配套資金超過7億元。流動舞臺車工程擬投資3億元,購進1000輛車,現已完成投資1億元。2003年開始實施的送書下鄉工程,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已投入1.56億元。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已完成投資1億多元。 二、文化體制改革由點向面拓展,文化生産力進一步解放

  十六大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出了明確的部署。五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把握平穩,進展順利,正由點到面逐步推開。2003年,中央召開了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確定在9個地區和35個宣傳文化單位進行改革試點。2005年底中央下發《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2006年上半年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這標誌著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力度加大。以“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為目標,國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廣東圖書館積極深化內部機制改革。廣東創立流動圖書館和博物館協作網,公共服務能力和水準顯著提高。

  (二)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取得突破性進展。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文化系統積極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培育市場主體。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後,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模式,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調整結構、整合資源、引入社會資金等多種方式,生産出一批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又有市場前景的文化産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得到了發展。

  (三)積極探索藝術院團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方針,藝術表演團體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東方歌舞團、國家話劇院等中直院團在改革後,提高了適應市場的能力,演出收入明顯提高。一些地方積極探索規模化經營模式。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援下,社會資本投入演藝行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已超過7000家。

  (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健全文化市場管理體制。各綜合試點地區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各地文化主管部門扶持經營者成立行業協會,完善了行業協會的功能。試點地區文化市場的綜合執法改革進展順利,統一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文藝創作進一步繁榮,優秀作品不斷涌現

  十六大以來,廣大文化工作者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民族化、大眾化、精品化的創作取向,堅持精品劇目創作生産與創新體制機制相結合,創作出了一大批面向群眾、面向市場的優秀作品。

  (一)實施藝術精品戰略,帶動文藝創作園地百花爭艷。自2002年起,啟動“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150台舞臺藝術各門類的佳作,推出40台原創民族文藝作品,培養了一批名牌院團和名牌劇目。自2005年起,實施“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擬創作100幅(件)反映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革命歷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啟動“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項目”,設立“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資金”,用於搶救與收藏20世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美術作品;改革重大藝術活動舉辦方式,藝術精品的引導、帶動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將“文華獎”與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相結合,整合了大型賽事和展演,擴大了院團面向市場、政府引導創作的平臺。精心組織紀念鄧小平誕辰100週年、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長征勝利70週年的大型文藝晚會等重大演出活動,贏得了各界的廣泛好評。

  (二)加強對傳統藝術的搶救、保護和扶持,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在創新中薪火相傳。國家完成了地方戲、京劇、崑曲、話劇、兒童劇、交響樂、民族歌劇音樂劇、舞劇舞蹈、雜技、曲藝、木偶皮影等一系列現狀調查報告,進一步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實施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在崑曲優秀傳統劇目的挖掘與整理、崑曲新劇目的創作、崑曲優秀摺子戲錄影、崑曲普及公益性演出、崑曲資料的搶救與保存、崑曲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崑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開展全國重點京劇院團評估工作,共評選出11個全國重點京劇院團和17個省級重點京劇院團,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規劃》。先後舉辦多屆中國京劇節、崑曲節、越劇節、評劇節、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等活動。2007年為中國話劇百年華誕舉辦了多項活動,迎來了話劇發展的新階段。

  (三)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藝術普及活動蓬勃開展。各地藝術院團深入廣大農村和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慰問演出。2002至2006年,在農村演出場次達136萬場,觀眾人數超過20億人次。與此同時,文化部、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實施“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2006年,文化部直屬院團奔赴全國14個城市的98所高校,免費為十幾萬大學生奉獻了111場高雅藝術的演出。 四、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十六大以來,在政府主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下,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得到較大改善,公共文化産品供給能力大幅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

  (一)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逐步完善。國家一大批重點文化設施相繼開工或投入使用,各地重點文化設施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建國以來文化設施建設的新高潮。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逐漸向農村延伸,縣、鄉兩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進一步形成。

  (二)優先安排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重大文化項目成為推動文化工作的有力抓手,帶動了各地文化經費的增加和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為城鄉群眾提供了先進的數字化文化服務。目前,已整合數字資源量達到60TB,相當於1500萬冊電子圖書或55560小時視頻節目,輻射上億人口,在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文化發展差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施送書下鄉工程和流動舞臺車工程,充實基層文化機構的服務內容,基層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三)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內容與形式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單位積極轉變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進一步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各地還積極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和社區流動。五年來,全國公共圖書館累計流通人次8.92億,累計圖書流通7.95億冊次,累計購書費17.04億元,新購圖書累計4194萬冊。各級各類博物館每年陳列展覽數量近1萬次,觀眾1.5億人次以上。

  (四)著力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農民文化生活品質有所提高。在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導下,自2006年起,國家財政安排“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援中西部地區開展有地域特色、適合當地風俗的農村文化活動,促進農村普及文化和特色文化協調發展。地方財政也努力增加農村基層文化投入,並積極創新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各級文化部門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機構的作用,挖掘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開展各種文娛活動、民俗活動,活躍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蓬勃興起,已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國辦文化的重要補充。 五、堅持繁榮與管理並重,文化市場更加繁榮有序

  十六大以來,我國的文化市場建設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把工作重點從治理整頓轉移到集中治理與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相結合的軌道上來,文化市場面貌明顯改觀。

  (一)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目前,我國已初步健全了由娛樂業、演出業、音像業、網路文化業、藝術品業等組成的文化行業體系。由文化行政部門主管的文化市場已基本實現了對非公有資本的全方位、全過程開放。文化行政部門設立了網路文化管理機構,積極推動網路、動漫等新興業態發展。建立新的出口審核機制,設立國産音像製品出口專項資金,實行出口補貼,鼓勵和支援音像經營單位開拓海外市場。2005年,10家申請專項資金資助的企業出口額達到5485萬元。

  (二)文化市場管理機制逐步完善。文化部門下放行政審批權力,簡化審批程式,規範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強了服務能力,促進了結構調整,為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掃清了體制性障礙。以先進的科技手段管理市場,大力推進網吧技術監控平臺建設、文化市場電子政務建設、全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建設,建立了文化市場動態監測網路,形成了文化市場資訊報送和快速反應機制。

  (三)文化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堅持集中治理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開展了電子遊戲清理整頓、網吧專項整頓和文化市場集中執法工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和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支援行業協會自律,進一步完善了社會監督機制。制定文化産品進口規劃和進口審查標準,加強了對文化進口産品的宏觀調控和分類管理。深入開展凈化網路遊戲工作,加強了新興文化市場領域內的智慧財産權保護。 六、文化産業蓬勃發展,産業新格局初步形成

  十六大以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鼓勵發展文化産業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大量資本和人力資源進入文化産業,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一)文化産業快速增長。國家頒布了《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産業的若干決定》等一系列文件。2004年和2006年,文化部分兩批命名了78家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國家設立了獎勵文化産品出口專項資金。2006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産業實現增加值5123億元,比2005年增長17.1%,增長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2006年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2.45%,文化産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41%,拉動GDP增長0.36個百分點。文化産業成為提供就業機會的國民經濟重要行業、産業結構優化的主導行業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産業。

  (二)文化企業集團化帶動文化産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在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全國各地涌現出許多像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演藝集團等大中型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以及上海盛大網路、北京麥樂迪、浙江宋城集團等一大批民營龍頭文化企業。在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帶動下,我國文化産業的聚集效應明顯增強,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準不斷提高。

  (三)文化産業多元化投資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民營文化企業已成為我國發展文化産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005年,內資私營文化企業營業收入達1913.1億元。外資進入文化領域的積極性也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公有資本為主體,民營和外資迅速進入的多元化文化産業投資格局。

  (四)新興文化産業發展迅猛。2006年,我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已達到65.4億元,與2005年相比,發展增速高達73.5%,為相關行業帶來的直接收入達333.2億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

  (五)推出了一批影響較大的出口文化品牌。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援下,一批有實力的文化企業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培育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原創性的知名文化品牌,演出收入大大提高。有的劇目節目已接近或達到國際演藝産品的價格水準,如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推出的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國際演出價格最高的場次達5萬美元,創下我國舞臺劇國際商業演出單場收入的最高紀錄。 七、文化遺産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

  200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國家設立了“文化遺産日”,成立了國家文化遺産保護領導小組,文化遺産保護宣傳深入人心,社會各界保護文化遺産的意識逐漸增強。

  (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文物保護工作全面推進。國務院公佈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8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到2351處。組織開展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狀況調查,制定了保護方案。文物保護科技水準不斷提高。我國擁有的世界遺産達到35處,位居世界前列。

  (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提上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並取得突破性進展。2003年啟動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成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大多數省、區、市建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2005年啟動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工作。2006年5月,國務院批准公佈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518項,涉及758個申報地區或單位。目前,全國各省、區、市都已建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八、對外及對港澳臺文化交流日益活躍,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不斷擴大

  十六大以來,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持續向廣度和縱深發展,五年來先後與145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保持著良好的文化交流關係,在重要外交場合和國際多邊場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外交活動。文化交流服務於國家外交大局的優勢進一步發揮,在出訪國組織一系列影響較大的文化活動,有力地配合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出訪活動。充分利用舉辦“文化年”、“文化月”、“文化周”、“文化節”等方式,加強了對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大型國際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在世界上廣泛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國際文化組織的聯繫與合作進一步加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另外,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增進了港澳臺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五年來,年均交流項目逾200項,8000余人次,呈現出渠道增多、範圍擴大、層次提高的特點。 九、文化政策法規建設穩步推進,依法行政能力顯著提高

  十六大以來,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積極完善公益文化事業的投入政策、支援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保障文化體制改革的政策,積極推動文化立法,開展文化普法,加強文化執法,取得了可喜成績。

  國家首次頒布了文化發展專項規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捐贈和贊助公益文化事業的優惠政策。在完善産業宏觀指導、調控政策的同時,適時調整了文化産業領域的準入、融資、稅收等具體政策,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加強了智慧財産權保護,鼓勵原創,保證文化産業的科學發展和良性迴圈。文化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重新修訂頒布了《文物保護法》和《著作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提上了國家立法的重要日程。啟動了《圖書館法》、《公益文化事業保障法》和《文化産業促進法》的調研起草工作。相繼頒布了《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長城保護條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修訂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出臺部門規章及規章性文件100多件。地方立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文化領域的各項工作正逐步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十、文化隊伍人才輩出,文化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不斷提高

  十六大以來,通過實施“人才興文”戰略,全力推進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制度建設初見成效,各類文化人才不斷涌現,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文化人才隊伍已經逐漸形成。

  文化重在建設,貴在積累。胡錦濤同志在“625”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是黨中央的號召,也是廣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文化工作者將以更加自覺、更加主動的姿態,繼往開來,團結奮鬥,創造中國文化事業新的輝煌。(文化部部長 孫家正)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