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管縣(市)概況

時間:2012-07-17 12:16   來源:黑龍江政府網站

  綏芬河概況

歷史概況

  綏芬河,滿語是錐子的意思,因為綏芬河裏生長著一種尖銳如錐的釘螺,滿族人因此稱它為綏芬河。綏芬河是發源於長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條中等河流,當它于萬山叢中蜿蜒而來,接近邊境時,突然舒展開了腰身,形成了一個沖積平原,這就是東寧平原。

  綏芬河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四五千年前,綏芬河境內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繁衍生息。近年來,我市建新、大砬子、大嶺下、保府溝等地陸續發掘出多處古代文化遺址。經有關專家對出土石器的鑒定,證明早在4000多年以前,伴隨著中華民族對黑龍江流域的開發,我們的先人們已開始在綏芬河這片土地上耕耘勞作和生息繁衍。經考證,這些先人正是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黑龍江流域的古代先民——肅慎人(滿族祖先)。清朝建立後,為保護祖先發祥地,將東北大部劃為禁區,現綏芬河市區域就在其內。

  1858年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割讓給俄國。1860年,俄國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吞併了中國烏蘇裏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使綏芬河地區開始與俄國接壤,原居住在雙城子、海參崴一帶的中國居民,不堪忍受俄國當局的欺淩,陸續遷回國內,其中一部分人在今綏芬河市建華村一帶定居下來,形成一個屯落,成為綏芬河地區近代首批居民。

  為了更牢固地佔有這片遠離歐洲的土地,俄國修築了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大鐵路的最東端是位於日本海沿岸的海港城市—海參崴。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築成功,俄國繼續向中國境內延伸勢力。1896年,清政府與俄國簽署《中俄名辦東省鐵路章程》,決定由俄國在中國境內修建中東鐵路,中東鐵路的經營權歸俄國。這條橫穿中國東北地區的鐵路開始於海參崴,那裏被稱為第一站,到綏芬河是第五站,因此綏芬河又被稱為五站。

  中東鐵路在最初設計時是沿著綏芬河河谷進入中國境內的,第五站建在河岸的東寧縣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叫作綏芬河站。但是修建過程中,由於地質結構複雜而向北移動到50公里外一個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現在的綏芬河市。

  1903年中東鐵路通車後,以這條鐵路為紐帶,綏芬河曾與海參崴、哈爾濱得到過同步的發展。當時來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個國家的使節齊至,商賈雲集,帶來了歐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築。一時間,小小的鎮子上同時飄揚著十七、八個國家的旗幟,五顏六色,林立市區,時稱"旗鎮",並一度以"國境商業都市"、"東亞之窗"的美譽而聞名遐爾。因綏芬河在東北最先開通火車、汽車,最先有電燈、電話,被冠之"文明中心",載入《吉林通志》。

  1933年日本關東軍佔領綏芬河後,中蘇間鐵路被堵塞中斷,綏芬河經濟日益蕭條,人口巨減。1945年綏芬河光復。新中國成立後的十餘年間,綏芬河口岸始終承擔著運輸中蘇戰略物資和進出口貨物的重任,最高年份過貨量近200萬噸。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由於中蘇政治關係的惡化,兩國處於冷戰時期,兩國的貿易往來因此處於停滯狀態。進入80年代以來,由於中蘇兩國政治關係的逐步改善,兩國的經濟貿易關係出現了新的轉機,1984年和1985年,中蘇兩國簽訂"經濟和科技合作協定"、"貿易和支付協定(1986——1990年)",1988年綏芬河市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批准為通貿興邊試驗區,兩國的經濟貿易環境顯露出較好的發展趨勢。

  1992年綏芬河市被國務院批准為進一步擴大開放城市後,實現了由省級通貿興邊試驗區向國家級沿邊開放城市的歷史性跨越。

  1999年6月經中俄兩國政府批准成立中俄綏——波互市貿易區(貿易綜合體)。

  2009年4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

  2011年6月,綏芬河被賦予黑龍江省轄市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總人口16萬,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

  綏芬河森林覆蓋達到76%,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周邊有國家級著名風景名勝區長白山和鏡泊湖,毗鄰俄羅斯遠東地區金角灣和阿穆爾灣等旅遊勝地。綏芬河還是共産國際地下交通線主要的國境樞紐站,李大釗、周恩來等中共領導曾由此進出國境。

科教文衛

  綏芬河市科教文衛事業飛速發展。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進,教育教學品質明顯提高,獲兩基“全省先進市”稱號,雙高普九工作通過省級復檢,全市學校實現省級“標準化合格學校”達標率100%,高考萬人口升學率居全省領先水準。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實現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達到廣泛覆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在全省率先實現100%覆蓋,連續五屆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稱號,獲得“全國文化先進單位”稱號和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組織獎。數字電視入戶率全省縣級市最高,互動高清電視平臺搭建完畢,光纖入戶試點工程圓滿完成。綏芬河市先後榮獲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城、全國文明城市、省級創建“三優”文明城市工程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安全生産

  2011年,綏芬河市安全生産形勢明顯好轉。全年生産安全事故死亡1人,與上年持平。億元GDP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為0.625,下降6.29%。

社會保障

  綏芬河市建立了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被列為全國首批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參保農民每人平均養老金標準全省最高。爭取到全省首批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在全國率先將外來常住人口納入醫療保險範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五年累計爭取再就業資金5921萬元,發放各類保障金、補助金2607萬元,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4449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2604個,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3.1%。投入3000多萬元,實施了棄管樓改造工程。家庭住房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建設廉租房1.5萬平方米。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730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4000元。

環境保護

  綏芬河市以提高環境品質,打造生態優異的宜居城市為目標。2011年,綏芬河市大氣環境品質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49天。全市有自然保護區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5381公頃。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進入正式運營階段,標誌著綏芬河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

人口

  綏芬河市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兩鎮,戶籍人口65991人,非農業人口54422人,常住人口16萬,旅遊旺季時達到20萬。男性人口33294人,佔總人口比重50.5%,女性人口32697人,所佔比重為49.5%。18歲以下人口12972人,18-35歲人口18313人,35-60歲人口28825人,60歲以上5881人。主要民族有漢、滿、蒙、朝鮮、回族等。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受教育人群為62462人,所佔比例為90.5%,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佔13.7%;具有高中學歷的佔17.9%;初中、小學學歷的佔68.4%。

經濟

  2011年,綏芬河市地區生産總值實現91.7億元,同比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2億元,同比增長18.1%。地方綜合實力位於全省十強(市)縣前列,被確定為省直管縣(市)改革試點。

  一、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是綏芬河市支柱産業,從1998年至今,對外貿易進出口額已連續十多年佔黑龍江省外貿的1/4,邊境貿易額也連續十多年佔全省邊貿的1/3。進出口貿易額從1996年的2.32億美元,發展到2010年高峰值63億美元,在10多年的時間裏保持快速發展,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7%以上。2006年-2010年,對外貿易額累計實現237億美元,其中:進口累計完成143.7億美元;出口累計完成93.3億美元。

   2011年,綏芬河進出口貿易額實現70億美元,同比增長15.7%,口岸過貨689.18萬噸,口岸過客98.7萬人次;對外投資項目126項,投資總額7.47億美元。

  二、進出口加工業

  多年來,綏芬河充分發揮口岸通道優勢,依託俄羅斯遠東地區豐富的木材資源和國家級進口原木加工鋸材出口指定口岸政策,大力開展對俄林業投資合作,積極推動進出口加工業發展轉型升級。在俄羅斯境內先後辟建了米哈依洛夫卡、烏蘇裏斯克躍進和波格拉尼奇內新北方三個以木材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目前有120余家企業在俄方設立中資公司,專門從事森林採伐和木材進口,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橫跨境內外的集採伐、倉儲、運輸、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産業體系。近年來,綏芬河年進口木材達800萬立方米,約佔黑龍江省進口量的80%,全國進口量的21%,成為中國最大的俄羅斯木材進口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全市現有木材加工企業328家,商標品牌25個,主要産品包括:傢具系列、地板系列、裝飾材料系列、單板系列、整合材系列、傢具構件系列、刨光材系列、木製百葉窗系列、鋸材系列、人造板系列、食具系列等11大類60余個品種,産品遠銷歐美、日本、香港、臺灣和國內哈爾濱、大連、青島、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等城市和地區,被國家木材流通協會授予“中國木業之都”和“中國進口木材十大口岸”稱號。

  三、商貿旅遊業

  旅遊業是綏芬河未來最具潛力、可持續發展的朝陽行業。綏芬河這座美麗的山城,有著富集的生態資源,濃郁的異國風情,便捷的交通條件,旅遊氛圍濃厚。加之背依東三省、面向東北亞核心地理優勢,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為開闢更廣闊的旅遊市場,打造現代化國際商貿旅遊名城,綏芬河將結合各國民族風情演出、體育運動、森林休閒、要塞風光,依託異彩紛呈的文化節慶和會展平臺,以旅遊和遊樂帶動購物,構建出充滿異國情調的旅遊與遊樂的新商業形態。全市商場總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形成了服裝鞋帽、日用小百、五金家電、建築裝飾材料、木材集散、果菜肉類、俄貨商品等七大專業市場,年交易額120多億元。有旅行社30余家,旅遊從業人員1000余人。出境旅遊班車24班,定時與俄方對開。2010年全年接待進出境旅遊者44.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實現7743萬美元。

  四、金融業

  對外開放以來,發達的貿易使綏芬河業已成為資金匯集和流動的中心。國家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優惠政策、中俄兩國重點發展建設的口岸、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國家省市高度關注重視、良好的貿易旅遊發展基礎、開拓創新的金融隊伍等一系列優勢和前提,為金融業實現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量和動力。綏芬河組建了海融城投公司和擔保公司,新開2家小額貸款公司,吸引來了農業發展銀行和龍江銀行入駐。2011年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05.5億元,貸款餘額49.9億元。在未來的謀劃中,綏芬河將通過引進各種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産品、強化金融服務、幫助金融企業開拓中俄日韓市場、積極扶持企業上市等綜合措施,努力打造金融支柱産業,成為遠東地區的國際金融重鎮。

  五、新興産業

  綏芬河具備發展新興産業的口岸優勢、基礎優勢和政策優勢。未來五年,綏芬河將充分發揮“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優勢,重點培育發展電子資訊、新材料、生物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5個領域産業,開發中、俄、日、韓4個市場。辟建國家戰略木材儲備中心,做大木材精深加工;主動承接國家和省新興産業發展戰略,打造中俄高新技術産業園、中俄資訊産業園——綏芬河園區、境外高新産業園3個園區,打造新興産業示範基地;利用俄羅斯能源資源優勢,開拓石油、礦石、海産品等加工領域;以俄羅斯市場為依託,培育服裝、鞋帽、建材、電子等輕工産品加工業。通過做強優勢産業,開發新興産業,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通訊

  綏芬河市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27765戶,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4948戶,小靈通用戶11795戶,寬頻數據業務用戶達到22302戶。

交通

  綏芬河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是國內東北鐵路幹線濱綏鐵路和301國家二級公路東端的起點,是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的國際大通道,有1條鐵路和2條公路與俄羅斯相通。西距哈爾濱市460公里,東距俄羅斯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21公里、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210公里、遠東最大的自由經濟區納霍德卡270公里。通過綏芬河——俄羅斯海參崴、納霍德卡的陸海聯運,貨物可直達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綏芬河初步成為了一個以國際區域物流為重點,以鐵路運輸為主體,以陸海聯運為連結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2007年被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授予“木業之都”稱號。目前綏芬河已成為我國北方陸路最大的進口木材集散地,支線機場項目列入了國家民航總局“十二五”發展規劃,牡-綏高速鐵路綏芬河段已全面開工,牡-綏高速公路已全線通車。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