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春節辦民俗大集 藝人為暢銷歡喜為傳承擔憂圖

時間:2012-01-25 14: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吹糖藝人徐加美賣糖人已經有40年了,現在他十分擔心這份祖傳的手藝會在自己手中失傳。 強薇 攝

  從23日農曆大年初一開始,直到大年初六,南京市民都可以在湖南路獅子橋步行街上買到由民間藝人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許多老藝人已經是第8年參加這個民俗文化活動了,在為銷量看漲感到高興的同時,他們也十分擔心這些祖傳手藝難以傳承下去,更為民俗文化的日漸消亡感到憂慮。

  吹糖藝人徐加美賣糖人已經有40年了。他來自淮安滁州,多年來已經習慣背著他的工具箱,在校門口或是公園前叫賣他親手製作的吹糖人。但是隨著賣糖藝人的日漸減少,徐加美開始擔心祖傳的手藝會在他這一代失傳。“家裏的孩子就是會做糖人,也不會再出來賣糖了。”徐加美説。

  “這個能吃嗎?”説話間,一個孩子跑了過來,指著棒子上插著的一隻糖老鼠問道。“能吃。”徐加美沒過一分鐘就用糯米糖吹出了一隻惟妙惟肖的小老鼠遞給他。“現在不僅是兒童感到好奇,許多老人也多年沒看到過吹糖人了,看到了就會來買。”而在徐加美的旁邊,畫糖人,捏泥人的攤位邊也圍攏了好奇的遊客,有家長指著泥人,給孩子説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一件民俗作品(的價值)不單是作品本身,它還包含了許多民俗文化。”民間剪紙藝術家陳耀在向遊客介紹他的剪紙作品中蘊含的特殊寓意。“比如這幅《祥龍獻瑞》就是一條駝寶龍,龍身上藏了許多寶貝,元寶、錢幣大家都好理解。而珊瑚則是在中國古代因為人們生活在遠離海洋的內陸而顯得特別珍貴。”

  身為國家工藝美術師,陳耀非常擔憂民俗文化在現代的缺失。他説雖然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但現在的年輕人對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我會去大學給大學生講課,一方面是教他們剪紙,另一方面也是教他們民俗知識。”陳耀認為,“民俗不應該停留在象牙塔、博物館裏,而是應該走進尋常百姓家,只有人們會用,才能讓它真正活起來。”

  不單是民間藝人,一些喜愛民俗文化的市民也感覺到傳統工藝的式微。今天,在南京開店的王小姐就特意來到湖南路上淘貨。“傳統民間藝人在南京當地真的很少,我平時都是從外地進貨。現在手工做的東西在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到。” 王小姐説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希望能在這裡買雙紅色的小鞋,在新年裏交上好運。(強薇)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