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漢語”如沐春風漸成國際品牌

時間:2012-02-24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進入新年,“歐盟出臺政策鼓勵歐洲人學習漢語”、“紐西蘭更多學校為學生開設中文課”、“新加坡美國學校為1800名小學生增加華文課”、“漢語熱在蒙古國持續升溫”等新聞頻頻見諸報端,讓全球興起的“漢語熱”再度升溫。

  這一現象表明世界各地在政策上對於學習漢語不同程度的鼓勵,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海外漢語教學在不斷汲取世界其他文化精華的同時,正在日益成為一個嶄新的國際品牌。“漢語”作為傳播中華民族文化,樹立國家形象的“出口”商品大有如沐春風之勢。

  孔院“春風”:走出去傳播與引進來學習相輔相成

  2004年11月21日,世界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掛牌。從第一所孔子學院創辦至今,孔子學院的建校速度幾乎以每4天誕生一所在不斷增加,8年來,國家漢辦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多個孔子課堂,外學漢語人數已經超過4000萬。

  2012年,孔子學院大春晚走向世界,精彩表演感動無數觀眾;新年伊始,各地孔院教學如火如荼展開,新增孔子課堂,新開孔子學院也蓄勢待發;孔子學院儼然成為捍衛漢語海外教學的守護者,在南北緯的許多角落裏,在東西經的不同時差中,都有來自中國的聲音,那便是鏗鏘有力的漢語之聲。

  春節期間,泰國普吉孔子學院“漢語開放周”活動走出孔院,漢語教師們用新穎有趣的活動吸引了數百名非漢語專業師生的關注,他們為參與者提供各種關於中華文化、漢語學習相關的講座、遊戲等等,讓參與活動的師生真實地體驗了一次地道的“中國風”。

  美國曼斐斯大學孔子學院近日也正在積極幫助該校的中文教學,院長孔祥德博士説:“我們為他們免費提供中文教師,還提供教科書、技術支援等幫助。”孔祥德還説:“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説中文,中文一定會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語言。”

  “走出去傳播、引進來學習”已經成為孔子學院的雙向傳播戰略。孔子學院的走出去取得的成功,體現了中華文化自信與自覺的成長之路,為外國民眾想要了解中國、學習漢語提供了維度更開放的認知空間,也為吸引更多學生走進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做了很好的鋪墊。

  文化“春風”:世界了解中國、學習漢語新平臺

  文化公共外交是促進國家間對外交流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環顧當今世界,文化早已成為各國戰略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中華文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國國家年、中國文化年、中國語言年等活動更是層出不窮。

  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可以展示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將美麗的漢語帶進了各國政府以及民眾的視線。

  中國國務院僑辦、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從2009年開始啟動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大型春節巡演活動如今已經走過了四個年頭,“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作為一個有全球影響的春節系列文化品牌活動,將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通過舞臺的表現力展現出來,受到了全世界華僑華人以及當地民眾的歡迎和喜愛。與此同時,世界各地主流媒體對該活動的高度關注和持續報道,也使得中華文化和漢語更加熠熠生輝。

  近日,孟加拉國達卡布拉克大學舉行的“歡樂春節-中國文化周”活動吸引了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中國駐孟加拉國臨時代辦楊朝暉表示,現在漢語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掌握漢語就掌握了與至少14億人交流的工具,他鼓勵在座的大學生通過文化周的形式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國,學好漢語。

  國家漢辦主任許琳曾説,“外國人迫切想要了解中華文化。漢字對於外國學生來説,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張畫,如果能了解一下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習俗,特別是中餐、中藥等等,對中華文化産生濃厚興趣,再學語言就會有積極性。”

  經濟“春風”:漢語或成提升求職者競爭力殺手锏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發展,所顯露出的經濟實力和具有潛力的市場備受西方世界矚目,而要在這個被人們稱為屬於中國的21世紀裏搶佔領先的競爭地位,漢語的重要已成為各界一致的認識。尤其是在經濟危機爆發以後,中國對於歐美國家在各項政策方面的援助和支援,也讓不少外國人認識到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在日益增強,學好漢語,或將成為未來提升就業求職競爭力的有力工具。

  目前,在瑞典,不少報名孔子學院漢語培訓班的瑞典學生,是為了未來能有更多的就業和自我發展機會,很多同學將漢語作為工具,來研究中國政治和經濟,為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做準備。如今的中國和漢語對一些瑞典學生而言,意味著前途和機會。

  在英國對中文教育的重視如今已經提升到政府層面。英國兒童、中小學與家庭事務大臣埃德鮑爾斯今年初表示:“未來10年,我們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關係將越來越密切,年輕一代需要學習這些國家的語言,幫助英國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取得成功。”他還特別提到:“英國商界也有同樣的需求。”

  柬埔寨孔子學院柬方院長謝莫尼勒説,“撇開政治意義不談,就業機會吸引著柬學生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柬中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中國人正在柬開設公司和銀行,這是柬埔寨人就業的機會。”金邊大學中文中心主任周立耘(音)説,“鋻於兩國商業往來不斷增長,中文學校已成了經濟上的需求。”

  毋庸置疑,經濟是漢語熱最重要的基礎。中國經濟的發展,為漢語的海外推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完)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