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藝術團慰僑訪演側記:雲水迢遙總關情

時間:2012-02-24 13:58   來源:人民日報

  龍年春節前後,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7個藝術團組,分赴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大洋洲、東南亞等華僑華人聚居的18個國家及港澳地區進行了40多場慰僑巡演,為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當地民眾呈上了豐盛的文化饗宴,也捎去了誠摯的新春祝福。

  演出

  ——萬紫千紅盡爭妍

  柔術轉毯、男女軟功、東方天鵝芭蕾對手頂……2月5日晚,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演繹大型主題雜技晚會《生命陽光》,現代舞蹈元素和傳統雜技技巧完美結合,讓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深深折服。

  墨爾本國際藝術節主席甘特納表示,他從未看過如此高品質的雜技演出,“力與美、技巧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將雜技表演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甘特納主席的評價恰如其分。《生命陽光》的12個節目多數獲得過國內外大獎,包括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全球雜技界最高獎項金小丑獎等。演出中間,觀眾或屏息凝神,或熱烈鼓掌,情緒與節目同起伏;演出結束,觀眾掌聲經久不息,演員謝幕多次,他們仍不願離去,紛紛對演出表示祝賀和感謝,並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如此高品質的中國藝術精品。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是國務院僑辦舉辦的“文化中國”系列活動之一,旨在豐富海外僑胞春節文化活動內容,滿足海外僑胞精神文化需求,展示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增進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以僑為橋,溝通中國與世界。自2009年國務院僑辦開展“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以來,已累計派出20個藝術團組,在全球21個國家和港澳地區演出139場,觀眾超過175萬人次。

  為了做大做強“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品牌,國僑辦此次共派出7個藝術團組,其中5個藝術團由國務院僑辦領導親自帶隊。宋祖英、閻維文、蔡國慶、于魁智、李玉剛等一批著名演員和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中央民族歌舞團、湖北歌舞團、昆明民族歌舞劇院等優秀藝術院團的近300余位演職人員加盟演出。與前幾次相比,這次的慰僑訪演規模空前,訪演城市分佈廣泛,節目內容更加精彩,也受到海外僑胞和當地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歡迎。

  在洛杉磯帕薩迪納市政禮堂,海政文工團歌唱家呂繼宏和呂薇、總政歌舞團男高音獨唱演員王宏偉、青年歌唱演員鐘麗燕和阿魯阿卓、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和搭檔李勝素以及湖北省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俊等人演唱了自己的代表性曲目。

  在巴拿馬城兩洋會展中心,藏族小夥格桑頓珠節奏歡快的獨唱《高唱酒歌》將藏族人民的豪邁天性和幸福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女高音歌唱家鐵金一曲《五星紅旗》喚起僑胞們濃濃的愛國情懷,著名歌唱家成方圓演唱的新作《一路風情嘉年華》和即興清唱的西班牙語歌曲《親吻我》博得滿堂彩。

  在香港會展中心,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在演唱完《母親》和《小白楊》後,又獻唱了一曲山西民歌;李玉剛則在表演完京劇《貴妃醉酒》之後,即興清唱了自己的作品《新貴妃醉酒》,一襲紅裙出場的宋祖英則為觀眾帶來了歡快的《大地飛歌》以及家喻戶曉的《好日子》。

  感動

  ——親情無限暖意涌

  隨著活動的深入,“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有了“海外春晚”的美譽,成為海外僑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每到一處,都是一票難求。臺上,演員們傾情表演;臺下,僑胞們熱淚盈眶。臺上臺下,心心相印,親情無限。加拿大多倫多的老僑胞樊長輝表示,我從耶誕節就開始等,等祖國藝術家們的慰問演出,現在終於看到了,讓我覺得真正過了一個春節。澳門歸僑總會會長黎振強表示,去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首次赴澳門演出,出現一票難求的熱鬧場面。今年藝術團再次來到澳門,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援,精彩的演出再次給澳門同胞留下難忘回憶。

  對遭受地震重創、至今余震不斷的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的僑胞來説,“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則帶來了親情的暖流。由於地震破壞,城裏沒有合適的演出場所,路易艾黎中文學校校長助理王龍帶領青年僑胞志願者在當地的體育館臨時搭建了簡易舞臺,擺上1661個觀眾席。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的演員們克服種種困難,為僑胞們和當地民眾獻上了愛與關懷。王龍説,地震過後,克城民眾幾乎沒有什麼文化娛樂,像這樣的精彩演出更是不可想像,“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演出,有助於人們撫平地震的傷痛,這一切真的讓人感動。

  “這次演出趕上了歐洲30年不遇的冰雪天氣。我們到瑞士的時候最高溫度只有零下15攝氏度,房間裏也非常冷,但當地華僑華人非常熱情,儘量地為我們提供取暖設施。”歌唱家楊洪基談起歐洲之行,頗多感觸。“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赴歐洲藝術團成員們也紛紛表示,“雖遇歐洲的極寒天氣,但華僑華人的滿腔熱情一直溫暖著我們”。

  自國僑辦啟動“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以來,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每年都隨藝術團赴海外演出,今年赴緬甸、泰國等地訪演,她帶去了《劉巧兒》、《花為媒》等耳熟能詳的經典選段,為海外僑胞拜年。每次赴海外演出,她都會結識華僑華人“戲迷”,印象最深的便是當地女僑領對藝術團成員姐妹般的親情,“曾有人專程坐好幾個小時的飛機趕過來看演出……當演出結束臨近分別時,我唱起《今別離》選段,很多人都流下了淚水。”劉秀榮説,每年春節時都要赴海外演出,不能跟家人團聚,有時候也很猶豫。但如果不去,總感覺缺了點什麼。“家人也都理解,只是孫子經常問我‘什麼時候回來’,我只好説‘明天’,會帶玩具來彌補他。”

  文化

  ——和諧共存添亮色

  藝術是促進世界不同文化和諧共存,不同族群和睦相融的重要橋梁。從開始啟動的那一刻,“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就成為中國藝術與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的平臺,並成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抹亮色。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總理朱莉亞吉拉德盛讚中國文化的魅力。“無可置疑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源遠流長和五彩紛呈將在這場晚會中呈現。我相信你們會享受這場文化盛宴。”攜家人觀看演出的哥斯大黎加總統勞拉欽奇利亞在演出結束後表示,“龍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龍年伊始,很高興有機會欣賞到中國藝術家獻上的美妙、高品質的演出。”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中心劇場,著名二胡演奏家楊積強用中國民族樂器即興演奏的一首比利時名曲《降雨》,讓在場觀看演出的比利時副首相雷恩代爾熱淚盈眶。他表示,自己曾多次訪問中國,領略過中國藝術的魅力。文化交流是兩國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這樣的交流越來越多。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不僅走進僑界,也走進了當地民眾的生活。如今海外有不少城市,已經將“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展演,納入每年重大文化活動的日程表。1月31日,藝術團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新春慰問演出,鹿特丹市長艾哈邁德阿布塔勒普親臨致辭並觀看演出。他説,我們很高興能夠與中國政府共同舉辦這樣的活動。這是合作的信號,更是友誼的信號。我作為鹿特丹市市長出席這些活動是為了表達對這裡華人群體的尊重,他們是勤勞的人,我願與他們一起分享他們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慶典和對龍年到來的企盼。

  荷蘭海牙已經連續多年大力支援春節演出活動,市長阿爾森説,這樣的文化活動在中國和世界民眾心中産生共鳴,這樣美好的事情,越多越好。帶著孩子觀看演出的范杜倫女士表示,“我已連續多年特意前來參加中國春節的慶祝活動,我很喜歡中國文化。”

  在美國加州牡丹市,前市長華特薩德説:“中國藝術家的演出,拉近了牡丹市老百姓同中國的感情。” 英國觀眾吉爾馬丁內斯特別欣賞中國民族樂器二胡的神奇,“我女兒在中國公司工作,我一定讓她幫我從中國帶一張二胡演奏家的音樂專輯回來。”在澳大利亞雪梨,彼得格林對“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的演出讚不絕口:“我從前在電視上看到過類似的演出,但這樣精彩的現場表演,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太棒了!”

  談到“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的意義和影響,國務院僑辦主任李海峰表示,“訪演展示了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不僅傳遞了祖國親人對海外僑胞的真情厚意,滿足了僑胞對中華文化的精神需求,而且為促進世界不同文化的和諧共生,不同族群的和睦相融,讓世界人民共同分享春節的歡樂吉祥作出了貢獻。”(吳亞明)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