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龍年二月二中國內地颳起“龍旋風”

時間:2012-02-24 13:54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濮陽2月23日電(記者 李貴剛)萬人書龍、龍亭舞龍、數萬人拜龍祖、全球徵“龍”……23日是中國壬辰龍年農曆二月初二。龍年恰逢龍頭節這使得中國內地掀起了一股“龍旋風”,各地民眾以不同的形式祈福納祥。

  從南到北由西向東,借“龍”做文章;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向“龍”祈昌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恰逢中國壬辰龍年,各地紛紛在這一天不約而同地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各具風格的“龍頭節”,並賦予了更多非凡的意義。

  龍的氣勢、龍的內涵在“中華第一龍”的故鄉河南可謂表現的淋漓盡致,“中華龍鄉”濮陽龍文化節上演了萬人書龍、九彩龍舞;開封龍亭龍文化周上演了60名龍娃“躍龍門”、99名學生吟《中華龍賦》;“中華龍都”淮陽則上演數萬人拜伏羲。其中,“中華第一龍”出土地的濮陽縣則製作了一條龍頭高2.3米,龍身長530米的金黃巨龍,需要300人舞龍表演。

  中新社記者在河南濮陽舉辦的“萬人書龍”活動現場看到,整個廣場龍文化氛圍十足,龍旗飄揚、龍燈高挂、群龍薈萃,主辦方採用圖文並茂、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形式展示“二月二”龍文化的精髓。

  其中,一條巨大紅色雕塑龍盤踞在廣場的中心,栩栩如生、氣宇軒昂。而賽車手桑文軍駕車通過特殊裝置以汽車行駛軌跡噴寫出唐代大書法家張旭的草書“龍”字更是成為是次活動的最大亮點,觀眾們紛紛報以掌聲。主辦方介紹稱,將以此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漢字“龍”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來自新加坡的林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華人畫家,他表示,龍與華夏文明是一脈相承的,海內外華人都是龍的傳人,龍是海內外華人的精神支柱,龍文化對於華夏兒女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俗話説“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是流行于全國各民族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這一天, 中國民間有“黃梨會”、“敬橋”、“剃龍頭”、“挑龍蛋”、“踏青迎富”等民俗活動。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希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地爭相舉辦不一樣的龍文化活動,但所表達的寓意、情感是一樣的,這就是龍的精神、華夏的精神。

  不僅如此,各地亦是紛紛借此舉辦旅遊、文化、經貿活動,吸引海內外龍的傳人來拜祖投資。對此,來濮陽參加龍文化節的龍永圖表示,在當前形勢下,一方面是打造以龍文化為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傳播中國人的自信、自尊,以及力量和智慧的形象;另一方是凝聚全球華人的力量。(完)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