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歌聲傳四方

時間:2012-02-22 11:15   來源:廣西日報

  1月19日至2月12日春節期間,自治區文化廳根據文化部的委派,派出了廣西文化代表團、廣西青少年藝術團、廣西柳州藝術團、廣西民族民俗文化展演團共4個“歡樂春節”活動代表團150余人,先後分赴新加坡、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韓國等6個國家進行演出交流,共演出了44場,約200多萬人觀看參與。這是廣西文化系統有史以來組織的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活動區域最廣、活動時間最長、節目內容最為豐富的國外春節文化展演活動。廣西民族歌舞、器樂、雜技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民族民俗風情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産圖片展、農民畫展、風味小吃品嘗等,為他國人民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紛呈、民族風情濃郁的文化盛宴,吸引了當地民眾的目光,完成了文化外交使命,成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抹亮色。

  “三姐”歌聲醉獅城

  作為2012年廣西海外“歡樂春節”系列活動之一,我區派出了由廣西歌舞劇院為主的廣西文化代表團,赴新加坡參加2012“春到河畔”迎春系列活動,充滿魅力的壯鄉文化走出國門,與新加坡民眾相伴歡度春節。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電影《劉三姐》在新加坡放映3個多月,每家影院每天連放5場,片中的經典歌曲早已深入人心,可以説,《劉三姐》已成為新加坡人民心中難捨的文化情結。因此,此次新加坡“春到河畔”演出組委會提出,廣西代表團一定要用《劉三姐》的歌曲,每場演出中《劉三姐》的節目不能少於三分之一。《山頂有花山腳香》《多謝了》《採茶歌》《對歌》《小小鯉魚不吞鉤》《三秀才對歌》等一曲曲電影《劉三姐》中的經典唱段組成的精華版舞臺劇《劉三姐》,在“春到河畔”活動中大放異彩,使得新加坡再度掀起一陣“三姐”熱。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觀看完演出後表示:“今年的‘春到河畔’相當精彩,我每年都來,今年的表演真的很不錯,尤其是剛才看了《劉三姐》的演出,勾起了我的回憶。廣西藝術團表演的節目內容豐富、很有廣西特色,不僅豐富了新加坡春節活動的文化氛圍,而且增強了中新兩國人民的友誼,增進了新加坡人民對廣西及廣西文化的了解。”東南亞知名學者與表演藝術家、維多利亞舞蹈學院榮譽院長蔡曙鵬博士説:“廣西與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可以説從電影《劉三姐》開始,當年黃婉秋主演的這部電影打破了新加坡所有電影的票房紀錄,馬來西亞許多華人也到新加坡來看《劉三姐》……”

  這次廣西歌舞劇院演出的《劉三姐》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20來分鐘的精華版《劉三姐》雖然不能完全滿足觀眾的熱切期待,但每一首歌都牽動了觀眾的美好記憶。不少阿姨、叔叔跟著演員哼唱起他們熟悉的山歌……據廣西歌舞劇院院長林燕飛透露,在演出結束後,新加坡聯合報業控股集團的董事提出要與廣西合作排演《劉三姐》劇目的願望,將作品推向東南亞市場。林燕飛説,如果合作成功,將開創廣西歌舞劇院與國外共同開發演出市場的先河,“走出海外,才知道廣西的文化藝術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這提升了我們走出去的信心”。

  此外,“春到河畔”活動還涵蓋了演藝、展覽、銷售、美食等項目。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展區人流如織,人頭攢動,現場展賣的壯錦紡織、蠟染工藝、繡球製作等近萬件精美、獨具特色的廣西傳統手工藝深受新加坡民眾青睞,幾天時間全部售罄。10位烹飪大師現場獻藝,精心製作的老友粉、桂林米粉、貴妃醉雞、荔芋紅扣肉等廣西特色小吃,讓新加坡民眾品嘗了廣西獨特的飲食文化。

  民族文化放異彩

  赴韓國舉辦的“歡樂春節”選擇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舉行,廣西民族風情風俗展演團特意為韓國觀眾設計、安排了廣西山歌、蘆笙表演、傳統美食、美術展示以及具有韓國文化元素的節目,安排了象徵中韓友誼的“多彩廣西、壯美天堂”壯錦簽名活動。2月6日至11日,廣西民族風情風俗展演團先後在首爾、安養、大田3個城市表演了7場廣西民族民俗風情、絕技表演,包括原生態舞蹈“歡樂瑤都”、黃泥鼓舞、壯族“板鞋舞”、“笀篙”、苗族舞蹈“擺呀擺”、竹竿舞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展、民族民間美術展、傳統美食等,突出了廣西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

  廣西群眾藝術館館長羅徵向記者介紹,廣西民族風情風俗展演團首演是在首爾的梨泰院地鐵廣場進行,廣西的民俗表演吸引大量遊人駐足流連,互動活動笑聲、掌聲不斷。在韓國整個演出中,每到一處,特色壯鄉民俗遊戲都能吸引大量的韓國觀眾,特別是廣西的山歌敬酒活動也讓韓國觀眾倍感新鮮,積極地參與到廣西風俗“扭著耳朵敬酒”、“山歌不斷酒不斷”等活動中來。

  柳州市藝術團赴中亞四國參加“歡樂春節”活動,得到了廣泛的稱讚和肯定。據柳州市藝術劇院副書記黨亮光介紹,整個演出過程非常艱辛,1月28日到達第一站時,大雪紛飛,機艙內與外部溫差達50多攝氏度,大部分廣西演員因水土不服都出現了發燒、腹瀉等症狀,但依然以飽滿熱情在杜尚別的“團結宮”大劇場獻上了精彩首演。全體演職人員不顧奔波數地、連續演出的疲勞,克服了時差、溫差、飲食習慣等困難,以高水準的藝術表演為當地民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展現了中國多彩的民族風情,傳遞出“歡樂春節、和諧社會”的美好願望。

  赴中亞四國演出活動,在節目安排了既凸顯了“八桂大歌中亞行”這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題,又兼顧到了慶祝中亞四國建交20週年文化交流活動的意義和特點,在節目的策劃上也注重將中亞四國的文化習慣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點融入。在演出中,身著侗族服飾的原生態歌手楊光春高歌一曲《侗族蟬歌》,天籟之音引得滿堂喝彩;廣西藝術家們演出的新疆民歌《瑪依拉變奏曲》,琵琶獨奏《送我一朵玫瑰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琵琶與笛子合奏《歡樂的塔吉克》等,也受到了當地觀眾的歡迎。

  據悉,文化部自2010年起在全球各地開展了“歡樂春節”文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演出、展示和交流,與世界各國人民一起分享中國春節的快樂,傳遞“歡樂春節,和諧世界”的美好願望。此次廣西海外“歡樂春節”活動不僅走向了東亞地區,而且還走向了歐亞大陸,是文化地域的一次大跨越,擴展了各國人民對廣西文化的了解。自治區文化廳有關領導表示,今後將繼續通過增強民族文化原創力,挖掘廣西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打造既體現廣西文化氣派,又符合各國審美心理和消費方式的藝術精品,從而推動對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

  廣西舉辦這次海外“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取得的顯著效果,將源源不斷地引發許多無形的後續輻射與影響。今後,廣西將繼續借助“歡樂春節”的品牌和平臺,擴大廣西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放大對外交流效應,努力推動廣西民族文化“走出去”,全面展示廣西民族文化感動世界的“軟實力”,展示廣西開放文明和諧的新形象。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