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時間:2012-02-29 13:50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從民族歌舞《雲南映象》到首屆“中澳文學論壇”,從朗朗音樂會到雪梨“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從“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主題雜技演出,到“中華風韻”系列之《多彩貴州風》大型民族歌舞……自2011年6月澳大利亞“中國文化年”開幕以來,百餘項中澳文化交流活動相繼精彩亮相,其中近七成活動登陸作為澳文化重鎮的雪梨。

  作為相關活動的重要統籌方和參與者,中國駐雪梨總領事段潔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本次澳大利亞“中國文化年”堪稱迄今為止,文化項目最多、持續時間最長和社會影響最大的雙邊文化交流活動。

  臺前精彩少不了幕後的用心經營。段潔龍告訴記者,在引入文化項目過程中,駐雪梨總領館積極嘗試,大膽創新,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確保相關活動有重點、有層次、有高潮,文化交流成效顯著。

  在政府層面,駐雪梨總領館與當地官方保持密切溝通,促使相關文化項目贏得空前支援。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和雪梨市政府通過其官方網站發佈“中國文化年”新聞並建立“中國文化年”連結。雪梨市政府為“中國文化年”製作了上百面宣傳彩旗,懸挂在市中心主要街道。這是雪梨市政府首次為外國政府投資宣傳其文化活動。

  記者了解到,駐雪梨總領館高度重視與當地媒體的關係,鼓勵媒體參與相關報道。總領館還首次與當地傳媒企業合作,在雪梨公共場所的80塊電子螢幕上,連續兩個月滾動播出介紹“中國文化年”活動的宣傳片。此外,相關企業還利用雪梨機場沿線的多個大幅廣告為相關活動造勢。

  在談到“中國文化年”活動的功能和效果時,段潔龍指出,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文化交流是溝通各國人民心靈和感情的橋梁,在促進國與國理解與信任方面可發揮獨特作用。日益深入的民間文化交流使中澳人民走得更近,也使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越發鞏固。

  他特別指出,今年適逢中澳兩國建交40週年,與雙邊關係啟動之時相比,中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如今都取得長足進展。如今中澳每年上百萬人來往于兩國間,漢語成為在澳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語言,兩國人文交流和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

  當被問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理想境界時,段潔龍援引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費孝通的話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中澳之間只要相互尊重欣賞對方文化,理解包容文化差異,堅持循序漸進、和而不同的原則,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友好交流將會贏得更為和諧的氣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他説。

  (新華社記者傅雲 威楊輝撰稿)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