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東京有個妙莊王,無子嗣,生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妙清愛打扮,二女兒妙音喜玩耍,只有小女兒妙善愛讀詩文。妙莊王視小女兒為掌上明珠。
妙善出生時,異香滿室,霞光遍座。幼時聰敏過人。剛長到9歲,一天夜裏,做了個奇夢,夢見菩薩要她出家修行,否則不僅不利她自己成長,而且要使全城百姓遭殃。妙善是個明理是非的孩子,心一橫,執意要出家修行,怎奈妙莊王不肯。尤其是婚姻一事不從父命,曾被禁于後園之中。有一天,妙善趁父王外出,偷偷溜出宮門,來到桃花島白雀寺出家修行。這下,把妙莊王氣得個半死。
妙莊王思女心切,又無法可想,只得暗中命白雀寺主持千方百計虐待三公主,逼她吃不了苦自動逃回宮來。寺主雖憐妙善冰清玉潔,皮細嫩肉,不忍心讓她幹那粗活,可王命難抗,只得違心作事,將妙善安排在廚房做燒火打雜。
妙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挑水燒飯,掃地抹桌,做完早課,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種萊,一歇也沒空。直到三星出齊,方許回寺休息。可是她一聲不吭,咬咬牙,堅持修煉。
妙莊主見此計謀沒有成功,心裏十分氣憤,一怒之下,遣武將忽必力帶兵圍困白雀寺,並一把火燒著了寺院。滿以為燒了白雀寺,三公主可以回轉宮廷。此時妙善靜坐後大殿,雙手合十,求神靈保祐。最後她咬破自己的手指,噴出血,化為紅雨,火竟被奇跡般地熄滅了。忽必力再火再熄,三火三熄。500僧尼也安然無恙。可惜白雀寺偌大家業,被妙莊王一把大火,燒得僅剩下一處後殿。
另據民間傳説,由於火燒白雀寺沒有達到目的,妙莊王氣昏了頭腦,竟命忽必力至白雀寺捆押妙善入法場,以圖斬殺了事。土地神得知後忙奏玉帝,賜以紅光罩體,刀砍刀斷,槍刺槍折。妙莊王遂賜紅綾將妙善絞死。正在這時,有一猛虎跳進法場,背負妙善而去。
妙莊王見狀長嘆一聲説:“不孝兒當得惡報!”
誰知,此乃佛驅使來之神虎,為拯救妙善,助其成正果。猛虎負妙善離開法場,徑直來到黑松林中。妙善一時昏暈,真靈杳杳。時釋迦牟尼駕雲前來點化。先對妙善戲言道:“草廬中,吾與汝並坐片時,以聊生也。”妙善不樂地説:“奈何以披毛之語瀆我耶?”釋迦問妙善道:“願帶往香山可乎?”妙善不答。於是釋迦坦率地告訴妙善道:“吾戲耳,汝心堅矣,吾非別者,乃釋迦牟尼佛是也。特來示汝去處。”妙善稽首稱謝,忙問:“去何處?”釋迦道;“越國南海中間普陀岩是汝去處。吾代呼地龍,化一座蓮臺,渡洋而過。”於是白虎為之銜木,龍王為之擁土,四部天王為之柱石。……妙善禪坐普陀岩修煉,九載功成。玉帝敕封妙善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左善才,右龍女。一家骨肉俱升天界:父妙莊王為善仙天官;母伯牙氏為勸善菩薩;大姐妙清為大善文殊菩薩,以青獅為坐騎;二姐妙音為大善普賢菩薩,以白象為坐騎,皆受民間膜拜。
白雀寺因出了一位菩薩,一直被人們尊為高貴寺,一代一代保存了下來。(來源於:古今故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