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當更多普通人登上國家榮譽的道德高地

時間:2011-09-22 09:22   來源:人民網

  在道德模範隊伍中,那麼多普通人的身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令人感喟。他們都是普通人,不少人來自基層,如果不是一項全國性的道德評選活動,他們或許一輩子也難以登上國家榮譽的舞臺。現在,他們來了,出現在聚光燈下,接受公眾投來的敬佩目光。我們為他們感到高興,更為有這項國家榮譽制度感到欣慰。

  今年是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的第三屆,今晚是頒獎典禮。儘管54名全國道德模範的名單要到9月22日才能正式揭曉,但是,6500多萬人次參與提名的3.6萬多名候選人,已經在社會上完成了他們的道德示範與道德帶動,展示了普通人對良好美德的信守,釋放了普通人的道德力量。這種國家榮譽,最終只有54人摘得,卻有這3.6萬人分享,更有億萬民眾崇敬。這正是國家榮譽制度所釋放的價值力量。

  在社會道德滑坡的今天,這些普通人的道德力量無疑是托舉社會道德止跌回升的中堅。這樣的道德托舉,這樣的美德弘揚,對於今天的中國是極為重要的。因而,這樣的道德評選,也從一個側面更加深刻地説明,普通人是國家的基石,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不能忘記普通人,不能忽視普通人,應當盡可能地給予普通人更多機會,為普通人構築多種社會上升通道,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借助一種上升通道登臨社會乃至國家的榮譽、價值、利益、成就的巔峰,真正實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木桶式”理想社會結構模式。

  不能不承認,我們的社會結構還未能實現這種理想的“木桶式”。有不少行業,沒有“狀元”遴選制度,即使有,一些人成了“狀元”,此狀元與彼狀元也有天壤之別。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説,只能生活在社會的下層,富有高含金量的“狀元”,可能需要借助權力、金錢的管道而實現登頂。這種結構是危險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社會學家對我們的社會可能出現倒丁字型的畸形社會結構的深沉擔憂。

  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是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也都應當有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獲得上升的機會。當國家和社會賦予每一個人、每一類群體以這樣的機會,當代中國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億萬民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合力。這便是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所傾力的社會整合的使命和責任。

  有了這種社會整合的責任和使命意識,這種上升的制度管道可以有千萬條。毫無疑問,國家榮譽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而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又是國家榮譽制度的其中之一。當千萬條制度管道架設起來,千軍萬馬就不會再走倒丁字型的社會結構獨木橋,每個人的腳下都有一條大道。或許在事業領域只能處在低層次,卻可以在道德領域走向高層次。即使是一位什麼特長都沒有的家庭主婦,她也可以在幾十年如一日的孝敬老人中,榮獲弘揚家庭美德的至尊榮譽。要緊的是,我們應當給每一類群體類似的機會。

  我們期待更多社會上升的制度管道建樹。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