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在成都召開

時間:2011-07-19 08:39   來源:台灣網

情係巴蜀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18日在成都召開。(台灣網 趙輝 攝)

  台灣網7月18日成都消息 “情係巴蜀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今天在成都舉行,來自兩岸文化教育界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文化的交流及“512”災後重建工作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在場嘉賓踴躍發言,氣氛活躍。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首先發言。他説,兩岸文化交流對於中華文化的弘揚、保護與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呼籲兩岸文化界人士準確把握好大陸“十二五”計劃與臺灣“黃金十年”的對接,以文化為紐帶,共同迎接新的挑戰。此外,陳春霖還提到交流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他建議四川與臺灣共同努力,將兩地之間的幾大交流活動持續做下去。

  臺灣銘傳大學教授高慧宇針對大陸的文物古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文物古跡除了本身要有文化底蘊,文物古跡的週邊也應該“文化”一點,她説,大陸文物古跡多,硬體好,歷史底蘊深厚,但古跡周圍的環境卻有待改善,像武侯祠周圍的幾棟現代民居,與整個文物古跡很不協調,這也破壞了文物古跡的整體性,她希望各級文化機關共同努力,讓古跡週邊也“文化”起來。

  臺中市政府參事陳志聲則認為,兩岸應該利用各項文化活動促進實質性的交流。他説,臺灣各縣市有很多文化節慶活動,在活動籌備的過程中,大陸一些成熟的項目、有經驗的表演團隊也可以參與其中。兩岸雖然文化同源,但60多年的隔閡讓兩岸的文化在各自發展中産生了自己的特色,利用類似機會能使兩岸間互相學習,優勢互補,碰撞出燦爛的火花。同時,他希望參加本次活動的兩岸嘉賓都扮演好宣傳者與推廣者的角色,把“情係活動”打造成帶動兩岸文化交流的火車頭,並將交流的意義具體落實到文化的各個方面,開創兩岸文化交流的新願景。

  “512”特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是臺灣嘉賓普遍關注的熱點,華人文化藝術聯盟執行長江宗鴻用“大、快、忙”三個字形容四川的災後重建工作。他説,川震災後重建速度快、規模大,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望塵莫及的。但在“忙”這方面做的還不夠充分,忙是指讓災民在震後能夠有機會就業,忙能讓他們忘卻傷痛,忙能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生存價值,只有讓他們忙起來,才能真正做到愛心不浪費、資源不重疊,整個災後重建工作才算是做的細膩、有深度、讓人感動。

  對此,陳春霖呼應,地震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應該把有形重建與心靈重建相結合,充分發揮文化藝術的社會責任,通過各種形式化解人們心智中的障礙,掙脫束縛,為受難者重新點亮希望,找回尊嚴。

  此外,專家學者還就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兩岸博物館行業的交流、兩岸傳統音樂的交流與發展以及青少年文化教育的交流等提出了寶貴意見。(記者 趙輝)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