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時30分,第三屆亞沙運動會煙臺火炬傳遞儀式在煙大東門沙灘上隆重舉行。晴空祥雲,碧海金灘;亞沙聖火,榮耀煙臺。亞沙會煙臺火炬傳遞路線總長約1.1公里,共有45名火炬手參與火炬傳遞活動,除了第一棒火炬手外,其餘棒次均由2名火炬手為一組進行傳遞。其中,煙臺籍奧運冠軍邢傲偉是第一棒火炬手。
雙人火炬手跑沙灘跑道
亞沙聖火傳遞前,一場15分鐘的熱場表演令數千觀眾目不暇接,充分體現煙臺體育之鄉、武術之城的魅力。市武協的螳螂拳、螳螂劍相繼登臺表演。隨後,氣勢磅薄的春秋大刀揮舞的虎虎生風,群眾大呼過癮。
火炬傳遞開始,邢傲偉慢步跑下主席臺,在紅毯覆蓋的沙灘上開始傳遞第一棒。跑道兩旁的煙大學子看到心目中的奧運冠軍,呼喊著邢傲偉的名字,喊出了海陽亞沙會“快樂在一起”的口號。
50米過後,邢傲偉跑到第二棒火炬手處,在交接點,當邢傲偉用聖火點燃起火炬手唐功紅和仇善強的火炬時,觀眾都感到很新奇。“火炬傳遞不都是一個人傳遞嗎?怎麼亞沙會是兩個人呢?”
“這就是亞沙會的特別之處啊,咱們煙臺傳遞,除了第一棒之外,其他44個火炬手分成22個組,兩人組合成一棒進行傳遞。”一位大學生解釋。
煙臺的火炬傳遞路線總長約1.1公里,全部在美麗的沙灘上完成,為了方便火炬手慢跑傳遞聖火,在沙灘上用紅毯鋪成了美麗的跑道。
海陸空表演蔚為壯觀
在火炬傳遞現場,讓人大飽眼福的還有“海陸空”表演,這可不是“三軍演練”,而是專門為火炬傳遞加油助興的表演項目。在海上,五彩斑斕的帆船、帆板、沖浪伴隨海浪此起彼伏。陸上,形態各異的風箏隨風搖曳。
“可不要以為這是平常生活中我們放的風箏,這都是表演類的專業風箏。”看到觀眾們驚訝的表情,煙臺市風箏協會的張傑解釋説,“這些風箏都是雙手四線控制,是專門用於參加比賽和表演用的。手、腳、眼要協調作用,做到人箏合一,這樣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好看。”
正當張傑聊得起興,上空傳來轟鳴聲。抬頭看,十二支動力滑翔傘依次劃過,蔚為壯觀。張傑大聲説,這些表演的隊員都是煙臺傑克飛行傘隊的。他們用的動力傘和即將開始的亞沙會動力滑翔傘是一種,區別是亞沙會是比賽,而這些隊員主要是商業表演。
“就那麼一個傘,怎麼飛的呀?”面對這種提問,剛剛落地的隊員于柏林告訴觀眾:“這個空中項目看著挺熱鬧,其實也經過嚴格訓練。簡單點説,左手下拉左繩,就往左飛,右拉就往右飛,雙手放開,就直行。下落是最有特點的,它不能直接下落,要像飛機一樣經過盤旋,才能慢慢降落。”
全民健身體現亞沙精神
專業表演精彩,體育達人新奇。在沙灘一角,花式輪滑、抖空竹、飛叉、花式籃球等11個項目同臺獻技,80余名體育達人們各展絕活,汗流浹背。
“知道今天要為亞沙火炬傳遞助威,我們早上7點就到這裡了。”正在抖空竹的李俊修告訴記者,正説著,旁邊的花式輪滑和花式籃球輪番上演,現場觀眾眼花繚亂,都為這群年輕富有朝氣的小夥子們鼓掌加油。
威風鑼鼓、健身秧歌、太極拳、健身扇等全民健身表演也參與火炬傳遞,作為助演節目,每一位“演員”都十分認真。
健身操方陣中,數十位身著鮮艷表演服、身材高挑的“演員”十分搶眼,仔細觀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其中還有一位男士。他們手持一面京劇臉譜、一面亞沙會會徽的旗幟,在臺上跳的活力四射,一連串的高難度旋轉,引來觀眾的陣陣喝彩聲。呂逢松是隊裏唯一的一名男士,也是歲數最大的成員,“我已經61歲了,平時跳健身操家人很支援。但是這次跳的《快樂在一起》是專門為亞沙會編排的健身操,難度、強度都很大,家人有些不放心。”
在萊山區威風鑼鼓隊伍裏,62歲的孫玉娥正在整理自己的服裝,為表演做好準備。“我們一個月前就知道要來火炬傳遞現場進行表演,隊員們都高興壞了,每週二、四、六集中練習,就怕到時候有個鼓點不齊,影響咱煙臺的形象。”
“中老年人參與各種全民健身運動,展示出他們不服輸的心態。雖然年齡大了,但身體依然年輕。”福山區體育發展中心肖主任感慨説,“全民健身與亞沙精神是一個主旨,就是讓人類生活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