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時間:2011-08-03 15:33   來源:大運官網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World University Games)

    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于1959年, 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本世紀20年代初,當時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23年5月,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大學生體育代表大會,會議決 定次年舉行第一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華沙舉行,設田徑、游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至1939年共舉辦了8屆。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 斷,1947年恢復舉行。但從1951年起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 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早期國際大學生運動會概況(1924-1949年)

屆次
舉辦時間
舉辦地點
1
1924
華沙(波蘭)
2
1927
羅馬(義大利)
3
1928
巴黎(法國)
4
1930
達姆施塔特(德國)
5
1933
都靈(義大利)
6
1935
布達佩斯(匈牙利)
7
1937
巴黎(法國)
8
1939
摩納哥(摩納哥)
9
1947
巴黎(法國)
10
1949
布達佩斯(匈牙利)

分裂時期的國際大學生運動會概況(1951-1957年)

舉辦時間
舉辦地點
1951
柏林(民主德國)/盧森堡(盧森堡)
1953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多特蒙德(聯邦德國)
1954
布達佩斯(匈牙利)
1955
華沙(波蘭)/聖塞瓦斯蒂安(西班牙)
1957
莫斯科(蘇聯)/巴黎(法國)

    1957年,為了慶祝法國全國學聯成立50週年,在巴黎舉行了國際性的大學生運動會和國際文化聯歡節。經與會30個國家的代表一致同意,決定以後定期舉辦世界性的大學生體育比賽,定名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原則上每兩年舉行一屆。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0屆。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概況

   

屆次
舉辦時間
地點
參賽國家和地區
運動員人數
1
1959
都靈(義大利)
45
985
2
1961
索非亞(保加利亞)
32
1270
3
1963
阿雷格裏港(巴西)
27
713
4
1965
布達佩斯(匈牙利)
32
1729
5
1967
東京(日本)
30
937
6
1970
都靈(義大利)
40
2080
7
1973
莫斯科(蘇聯)
64
2765
8
1975
羅馬(義大利)
40
712
9
1977
縈非亞(保加利亞)
85
3232
10
1979
墨西哥城(墨西哥)
85
3500
11
1981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
87
2915
12
1983

埃德蒙頓(加拿大)

69
2402
13
1985
神戶(日本)
106
3949
14
1987
薩格勒布(南斯拉伕)
121
3904
15
1989
杜伊斯堡(聯邦德國)
90
3000
16
1991
謝菲爾德(英國)
101
3346
17
1993
布法羅(美國)
130
6000
18
1995
福岡(日本)
163
5740
19
1997
卡塔尼亞(義大利)
160
6000
20
1999
帕爾馬(西班牙)
114
5776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正式規定的比賽項目一般有田徑、游泳、跳水、水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和排球等9項,但東道國有權再增加1項。例如1977年的東道國保加利亞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1960年,倣奧運會賽制,又在法國夏蒙尼舉辦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起初,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分別在單數和雙數年舉行,從1981 年起改為在同一年舉行。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已舉辦過19屆,比賽項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臺滑雪、冬 季兩項、冰球、北歐兩項、滑板滑雪。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的比賽。從1961年第二屆起至第八屆,中國均未派團參加。1975年,中國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九屆起,中國派團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歷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由於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自1959年舉辦第一屆比賽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紛紛派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角逐。從60年代以來,在歷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共打破了18項田徑和游泳世界紀錄(參見以下)。

    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創造的田徑世界紀錄

    第二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1961年8月25日至9月3日

    男子跳高:2.25米 瓦萊裏布魯梅爾(Valery Brumel) 蘇聯

    女子鐵餅: 58.06米 塔瑪拉普雷斯(Tamara Press) 蘇聯

    第六屆: 都靈(義大利), 1970年8月26日至9月6日

    女子跳遠: 6.84米 海德 羅森達爾(Heide Rosendahl) 聯邦德國

    男子撐竿跳: 5.46米 沃爾夫岡諾德威格(Wolfgang Nordwig) 民主德國

    第九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 1977年8月17日至8月28日

    男子800米: 1分43秒40 阿爾伯托胡安托雷那(Alberto Juantorena) 古巴

    男子110米欄: 13秒21 亞歷杭德羅卡薩納斯(Alejandro Casanas) 古巴

    第十屆: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79年9月2日至13日

    男子200米: 19秒72 彼得羅門內阿(Pietro Mennea) 義大利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跳高: 2.41米 伊戈爾帕克林(Igor Paklin) 蘇聯

    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創造的游泳世界紀錄

    第五屆: 東京(日本), 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

    男子400米自由泳: 4分08秒2 格雷戈裏查爾頓(Gregory Charlton) 美國

    男子1500米自由泳: 16分34秒6 邁克爾伯頓(Michael Burton) 美國

    男子100米仰泳: 59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9秒3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200米仰泳: 2分09秒4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100米蝶泳: 56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6秒3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男子200米蝶泳: 2分06秒0 約翰費裏斯(John Ferris) 美國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 3分57秒2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肯尼斯默騰(Kenneth Merten) 美國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肯尼斯沃爾什(Kenneth Walsh) 美國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100米自由泳: 49秒14 馬特比昂迪(Matt Biondi) 美國

    最近兩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簡況如下:

    1997年8月19日至31日,第十九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西西裏島的卡塔尼亞舉行。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運動員, 參加了田徑、游泳、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含藝術體操)10個項目的比賽。在獎牌榜上位居前三名的國家是:美國(20金、19 銀、22銅)、烏克蘭(17金、6銀、4銅)、日本(14金、8銀、11銅)。中國派出116名運動員參加了除游泳和水球之外的8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了 10枚金牌、9枚銀牌和7枚銅牌,名列第五。

    1999年7月3日至13日,第二十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西班牙的帕爾馬舉行。來自114個國家的5776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柔 道、帆船、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12個項目的比賽。比賽結果,美國以30枚金牌、19枚銀牌和15枚銅牌居金牌榜首位,俄羅斯 以14枚金牌、18枚銀牌和12枚銅牌排位第二,古巴以12枚金牌、3枚銀牌和12枚銅牌名列第三。日本以11枚金牌、13枚銀牌和17枚銅牌位居第四。 中國派出174名運動員參加了除帆船、足球和水球以外的9個項目的比賽,共獲得了9枚金牌、6枚銀牌和10枚銅牌,名列第五。

    本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未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僅刷新了10項大運會紀錄。究其原因,或許同80年代中期以來競技體育不斷受到職業化、商業化大潮的強烈衝擊,一些頂尖運動員未參加沒有出場費的大運會比賽有關。

    但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FISU)1999年7月公佈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90年代以來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仍具有相當高的水準,就像60 年代至80年代許多奧運明星最初都是在大運會上嶄露頭角的一樣,如今在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運動員仍有許多人都是參加過大運會的優秀選手。在1992年的巴 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曾在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組織的比賽中"披金挂銀"的優秀大學生選手,總共奪得了80枚金牌、84枚銀牌和 62枚銅牌(參見下表)。在這些從大運會走向奧運會領獎臺的運動員中,比較著名的有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邁克鮑威爾(Mike Powell),籃球運動員拉裏伯德(Larry Bird)、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阿維達斯薩博尼斯(Arvidas Sabonis),自行車運動員讓隆戈(Jeanie Longo),擊劍運動員喬萬納特裏利尼(Giovanna Trillini),體操運動員維托爾謝爾博(Vitor Saherbo)等。

    FISU獎牌得主在最近兩屆奧運會上奪取的獎牌

項目
年份
金牌
銀牌
銅牌
田徑
1992
18
15
11
1996
18
16
7
籃球
1992
2
2
 
皮划艇
1992
 
3
2
自行車
1992
 
1
 
1996
1
   
跳水
1992
1
1
2
1996
1
 
1
馬術
1996
1
2
1
擊劍
1992
3
4
2
1996
3
4
2
體操
1992
 
2
6
1996
2
5
3
柔道
1992
5
7
8
1996
4
5
10
賽艇
1992
7
4
3
1996
9
3
1
游泳
1992
2
5
2
1996
3
3
1
排球
1996
 
1
 
摔跤
1996
 
1
 
總計
 
80
84
62

    儘管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面對新聞媒體的評論,否認大運會水準逐漸下降、今不如昔,但在國際體壇形勢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合理的商業運作吸引頂尖運動員參賽,提高運動會的觀賞性和整體運動水準,確實是在21世紀繼續辦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關鍵。

    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2001年8月在中國北京舉行。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