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我要飛得更高

時間:2010-12-13 10:03   來源:人民日報

  “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盲人歌手楊海濤引領著全場8萬名觀眾同唱這首歌,歡迎來自亞洲41個國家和地區的殘疾人運動員們入場,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內,溫情與豪情交織在一起,不少人眼眶濕潤。

  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始於二戰時期的傷殘士兵群體。時至今日,以殘奧會為代表的殘疾人體育盛會,已為世人熟知。在亞洲地區,走過30多年曆史的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經過重組,如今以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名義首次亮相。首屆亞殘運會的參賽人數,則創下遠南運動會以來亞太地區殘疾人體育賽事的新紀錄。站上新的臺階,亞洲地區殘疾人體育事業,由此飛得更高。

  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對於身體與心靈的康復,具有雙重價值。體育幫助他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證明著自身的價值。體育讓他們擁有夢想,擁抱社會。每一個殘疾人運動員身後,都有一個與命運抗爭的感人故事。“孩子,你是我的驕傲,媽媽為你加油”,亞殘運會開幕式上,300多位殘疾兒童和殘疾人運動員的媽媽站在場邊,打出橫幅迎接自己的孩子。愛與夢想,不會因身體的殘缺而失去光芒,這一幕感人至深。亞殘運會的賽場上,人們會發現:只要心靈不受羈絆,就可以飛得更高。

  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在向人們展示他們的追求與價值之時,也給健全人帶來更多領悟。在健全人看來“習以為常”的生活,對於殘疾人來説,需要付出多少難以想像的努力,才能讓缺憾有所彌補。北京奧運會上,波蘭獨臂乒乓球女選手帕爾蒂卡和南非獨腿游泳女選手俠納塔莉杜托伊特和健全人運動員同臺競技,帶給人們巨大的震撼。而更多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示的,並不僅僅是讓人驚嘆的運動成績,而是這樣的信念:超越自己,每個人都可以飛得更高。

  “我要的一種生命更燦爛,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藍”。亞殘運會將向人們證明,來自心靈的力量,會給生命插上最有力的翅膀。人生會和天空一樣寬廣,只因這樣的吶喊不息:“我要飛得更高”。(薛 原)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