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首金浪花見證友誼和歡樂

時間:2010-12-13 16:44   來源:新華社

  王家超出生在距離昆明有3小時車程的雲南省建水縣,山田拓朗則在萬里之外的日本兵庫縣三田市出生、長大。

  如果不是一池碧水,也許兩人彼此無緣見面;但是因為同樣熱愛游泳,兩個19歲的年輕人最終成了彼此熟悉、惺惺相惜的朋友。

  在13日進行的廣州亞殘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S9級比賽中,山田拓朗以4分38秒71奪得金牌,這也是本屆亞殘運會的首枚金牌,王家超則以4分41秒49獲得銀牌。

  “沒能奪得金牌有點遺憾,但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王家超説,“我很高興能和山田一起同場競技,我們是認識8年的朋友了。”

  “今天的比賽,王家超表現得很厲害。雖然我贏得了金牌,但我一樣很佩服他,”山田拓朗説。

  浪花見證的友誼,開始於2003年。王家超回憶説,那時剛剛11歲的他到香港參加亞洲範圍的青少年殘疾人運動會,在比賽中認識了同樣11歲的山田拓朗。

  “我失去了左臂,他也是左臂殘疾,我當時就想,交換一下隊服吧,”王家超説。

  從那時起,交換各自的運動“裝備”,就成了兩人見面的“規定動作”。山田拓朗説,兩人到現在為止,每次在比賽中“遭遇”,交換的東西五花八門,從隊服到毛巾,啥都有。

  “每次見面都很高興,因為都很熟悉對方,所以會覺得放鬆不少,”山田説。

  能夠結緣,也許還因為兩個人都是別人心目中標準的陽光大男孩,都對生活充滿希望。

  日本游泳隊教練真中繪美子説,在隊友和教練眼裏,山田是個“溫柔、熱情”的人,很願意幫助他人;中國游泳隊的隊員們則説,王家超出名的活潑、外向,有著跟隊友和外國運動員打成一片、“自來熟”的特殊本領。

  “算是‘外交’能力強吧,”王家超説。為了更好地配合自己的“外交”,他苦學英語,“一天背四個單詞”;他還開始學習日語,想和山田説話“更容易點”。

  “但我想,我倆最大的共同點是都喜歡游泳,也都不放棄。對於我們來説,游泳是生命的重要部分,”王家超説。

  在當天的賽後新聞發佈會上,兩位因游泳而結識的朋友,同樣遭遇了“棘手的問題”。一位記者以為當天賽場裏打出的“王帥加油”的橫幅是奔著王家超來的,問他覺得自己“帥不帥”?

  “我還有個隊友,他才叫王帥,那橫幅是打給他的,”王家超説,現場頓時一片笑聲。不過王家超立刻補充説:“我覺得自己長得還是對得起觀眾的。”現場頓時又是一片笑聲。

  山田遭遇的挑戰則在記憶方面。這個記得自己和王家超每次交換禮物情況的大男孩靦腆地承認,確實記不太清3歲時候的事情了。

  “不過自己小時候的確每次淋浴一碰到水就會嚇得哇哇哭,父親想出了把自己‘丟’進泳池適應水的辦法,沒想到這一下水,就喜歡上了游泳,”他説。現場再次笑聲一片。

  眼下,作為朋友,兩個人有著共同夢想:2012年倫敦殘奧會。作為朋友,兩個人也有著同樣的“小苦惱”:不到1米70的王家超説,希望自己能長到1米75;比王家超略高一些的山田拓朗則説,每次在比賽時看到歐美選手個個人高馬大,就希望自己還能“長得更高一點”。

  兩個人都説,希望這個願望比奪取奧運會的獎牌要容易點。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