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棠:華碩的新疆界

時間:2011-03-11 21:11   來源:經濟觀察報

  “這是一個可怕的時刻,因為所有人都要重新出發,但這正是最有趣的地方。”施崇棠揮舞著雙手,而就在前一秒他還像一個氣定神閒的禪者娓娓而談。多數時候,這位華碩集團董事長總是若有所思,談吐如其管理風格一樣充滿理性,他喜歡聊道法自然、進化論、有機神經系統,聊管理學大師弗雷德蒙德馬利克,但在聊到《孫子兵法》和這個瞬息萬變的科技戰國時代時,他開始變得充滿激情,肢體語言洩露了他性格中的霸氣。

  在他的描述裏,這個科技戰國的特徵是:PC、手機、家電、網際網路、軟體巨頭展開自由搏擊。“你會發現PC越來越像手機,手機越來越像PC,而網際網路公司也來做手機了。”施崇棠説,“最後,所有的終端會融合成一個‘雲端’,即‘三個屏一個雲的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手機,最後它就成了一個皮夾大小的電腦”。

  合縱連橫

  施崇棠喜歡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華碩智慧手機,如果得到別人的誇獎,臉上還會綻放出孩子般的笑容。面對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施崇棠堅持著自己的打法——“合縱連橫”。據他回憶,早在1999年華碩就已開始研發手機。而在智慧手機的開發上,他找了當年臺灣大學電機係的學長、如今的Garmin公司(美國最大的衛星定位及車載導航設備公司)創始人高民環,將二者的技術進行整合,産品于2009年正式在國內市場發佈。

  酷愛佛學的他喜歡把人生看作一次修行,並將佛學中的“舍得”用到了他的商業思維中,得到的就是華碩的“減法哲學”。在施崇棠看來,如果滿手都是好牌,往往不知道如何選擇,而如果頭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反而更容易成功。所以他堅信市場細分的原則。

  這一點也被運用在手機的研發上,“一些公司只知道怎麼把大量功能裝在一起,但能夠選出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功能並加以強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施崇棠説。“隨時隨地”、“雲端計算”施崇棠在談及未來資訊溝通時頻頻用到這兩個詞,這也是他為什麼如此看重先進導航技術的嵌入,而這正是華碩智慧手機的主打牌。2010年,華碩與Garmin雙方合作開發的智慧導航手機M10,這款産品的商業理念與當年華碩在“EeePC”上上演的創新手法相似,即不是開發一種“大而全”的産品,將所有的功能疊加,而是將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功能加以強化。

  智慧手機的爭奪關鍵在於軟實力,即軟體的開發,而華碩一向擅長的是硬體,這難免讓人擔心。對於這個問題,施崇棠的回答是“軟硬兼合”,“‘合縱連橫’的目的就在此,Garmin的核心競爭力就在軟體。”2011年2月24日,華碩又聯合中國移動發佈了5款全新的TD-SCDMA智慧手機,其中兩款搭載的是中國移動最新的OPhoneOS系統,這是中國移動自主開發的開放性的技術平臺。“我們的風格是崇本務實,強調本地化的設計以增強使用者的體驗。”施崇棠説。值得一提的是,華碩還是臺灣除了宏達電之外第二家加入Google開放手機聯盟(OHA)的業者。

  除了一口氣推出5款TD手機之外,華碩最近還推出了1款TD平板電腦。蘋果公司推出的iPad的熱潮引發了人們對個人電腦的重新思考:不同外觀、不同類型如何在家用與商務之間取得平衡。施崇棠認為,這些人們稱之為“第四屏”的設備千萬不可能千篇一律。為此華碩將生産多種不同的設備,滿足家用及各種工作環境的需要,比如接訂單、寫報告、拍錄影等各種實際工作。“我相信‘必要品種論’,依然認為自身變化的速度要超過外面環境的變化,那麼你才能生存,比如如果開始比鑽山洞,你這個巨獅要鑽不過去,就會死掉。”

  不過,挑戰依然存在,譬如在智慧手機上,和蘋果iPhone、黑莓、谷歌Gphone和諾基亞相較,後進者華碩是否能真的帶來革命性的創新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手機、電腦、電視這三種螢幕的融合,而這背後是有線電視網、寬頻網和電信網的三網融合。”華碩集團副總裁手持事業群總經理林宗睴先生説。

  在林宗睴看來,移動網際網路戰略則是電腦製造商轉戰手機戰場的先天優勢,原因智慧手機更像是個掌上電腦。手機設計就是把筆記型電腦的功能縮小化,比如華碩將自己在顯示卡方面的核心優勢搬到手機上。

  巨獅再戰

  2008年是華碩的一個高峰,華碩的明星産品——EeePC出盡風頭,誕生一年銷量已逾500萬台,作為董事長,施崇棠頻頻登上《福布斯》、《商業週刊》等國際大刊的封面,捧回了大大小小的獎項。英國《金融時報》甚至直接將華碩的EeePC和蘋果電腦並列,盛讚其為産業創造出的巨大的影響力。然而,隨著全球PC行業的整體利潤越來越薄,華碩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009年3月,已退居二線的施崇棠重披戰袍,開始了“再造華碩”計劃,他提出,華碩2005年開始的“精實革命”(又稱精益革命)需要再次舉旗跟進。換言之,從産品的開發、製造到渠道、行銷的整條“價值溪流”需要重新理順,理清浪費或資訊不對稱的環節。

  除此之外,讓人們印象深刻的還有他的“巨獅”理論。“獅”,即首先要將自己定位為食物頂端的最強大角色,一切運作都要以這個為終極目標;“巨”,則是指體量上要龐大,規模要超過競爭對手數倍以上,“一個數量龐大的獅群必將戰無不勝。”在對市場的速度上,施崇棠則舉《孫子兵法》裏敏捷的常山蛇作為參考標的。

  隨即,施崇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09年3月,華碩原主機板、小筆電等12大事業群整合為手持裝置、零組件及系統三大事業部。其中手持裝置由施崇棠親自管理。而原來在12大事業群的架構下,銷售採取大銷售群的模式,每個銷售人員都要負責二三十種的全線産品,經過整合後,每個銷售人員只需要負責同一事業群領域內的産品,從而做到對市場的深耕細作。

  施崇棠最近正在重讀彼得德魯克同鄉奧地利管理大師弗雷德蒙德馬利克的作品。“馬利克喜歡把管理的東西簡單化,返璞歸真,做産品和這如出一轍。你的産品做出來之後要足以讓全世界為之驚艷。”他揮著手中的智慧手機,“華碩從最初一統天下的主機板技術到EeePC再到今天的TD智慧手機,我們每一次進軍的背後都是有技術創新做支援。而手機業務佔公司營收比例將會越來越大。”

  當然,施崇堂也很清楚,華碩將進入一個比個人電腦更殘酷的競爭領域。這會是一次精準的打擊嗎?(李晶)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