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刊:郭臺銘——沒説出口的秘密

時間:2011-06-15 21: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臺灣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

  中新網6月15日電 臺灣《今週刊》756期刊文説,郭臺銘沒説出口的那些秘密背後,早已做了長遠的佈局,只是很多時候他只能做、不能説,誠如他一再提及,“現在投入的都是無形資本財,短期內可能看不見效益,但長期會貢獻出來。”

  文章摘編如下:

  過去一年,鴻海集團壞消息連連,讓電子代工皇帝郭臺銘遭逢一生最大的挑戰。面對成本墊高、利潤縮水,股價又頻頻下滑等窘境,他能有什麼絕招,可以帶領鴻海重返榮耀?

  郭臺銘承諾

  鴻海一年要增加一個臺積電的營業額

  六十歲,人稱耳順、花甲之年。掌管百萬鴻海大軍的郭臺銘,即便膝下兒孫成群,他仍選擇親上火線再拼二十年。

  三、五小時的股東會,加上與媒體座談,今年的鴻海股東會整整開了七小時,郭臺銘還臨時起意地帶逾五十位中外媒體,破例參觀鴻海發展雲端的第一線。

  七個小時裏,他説話數度激動拍桌,任何數字、計劃都從腦中記憶裏信手拈來。鴻海的五年計劃躍然紙上,“今年是準備年,從2012年到2016年,鴻海營收每年最少要成長15%,若以營收三兆元來算,至少每年營收要多增加4500億元。”郭臺銘的承諾,幾乎等同於一年要增加一個臺積電的營業額。

  隨著後PC時代的來臨,NB(筆記型電腦)爆發性成長的年代已經結束,NB代工廠毛利率不斷壓縮,産業裏的人都明白,誰也不可能靠著代工單一産品就存活,以前吃不到肉就啃骨頭,但現在的NB産業連骨頭都沒得啃,所以全球第二大EMS(電子製造服務)廠偉創力(Flextronics)退出了。然而,郭臺銘話中聽不到一絲焦慮。!

  以前的鴻海集團宛如是艘航空母艦,從五年前的八個事業群,到今日已有十三個事業群(包含奇美電),靠著不斷購並壯大,郭臺銘很清楚,過去他為了維持每年營收30%成長的目標,他得替這艘航空母艦添上新巡洋艦,所以他買“國碁”、普立爾、建漢、統寶、奇美電,就為了讓鴻海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更強。

  但隨著鴻海代工産品觸角廣布,戰線愈拉愈長,加上抗鴻大軍進逼威脅,強調鞏固領導中心與火力集中化的航空母艦戰略,已經到了非得調整不可的關頭。

  新第七艦隊時代來臨

  鴻海反撲 重新部署抵制抗鴻大軍

  就像《孫子兵法》:“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先奪其所愛,則聽矣。”抗鴻大軍兵臨城下,敵人兵強將悍、陣勢又嚴整,郭臺銘盤算著要反轉情勢,就得先拿下敵人最在乎的市場。答案就是雲端計算、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與光學鏡頭。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過去鴻海大量向宸鴻採購觸控面板,但當鴻海反過頭來咬這塊肥肉時,“宸鴻很明白,所以他們得先發制人,達虹的購並案就是這樣來的。”業界人士觀察,宸鴻為了要力鞏觸控面板龍頭的地位,他得掌控更多touch sensor(觸控感測器),買下達虹,一來拉開與勝華的差距,二來還能與抗鴻大軍的龍頭友達有更多合作。

  這樣的趨勢,郭臺銘怎麼會看不出來?只是,鴻海這艘航空母艦要轉向,如同巨象翻身,耗時又費力。郭臺銘思考的,就是把鴻海這艘航母,重新整編、加強授權,改造成一支更靈活驍勇,從空中甚至是水底都可以分進合擊,提升集團整體作戰火力的“第七艦隊”!

  如果説過去二十年郭臺銘的任務是壯大鴻海帝國,那麼,接下來二十年,郭臺銘的首要任務就是,替鴻海找出永續經營的營運模式,從深陷在代工毛利不斷減損的泥淖中掙脫出來。

  所以,他必須改變作法。

  郭臺銘先是在去年大陸工資上漲前,把所有事業群的總經理都召回深圳龍華廠大本營,擬定鴻海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其中,西移只是外界從地理位置上最顯著的觀察點,重要的是,他要每個事業群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且是分散在大陸各地。

  於是,山東煙臺成了消費電子産品事業群(CCPBG)總經理戴正吳,替新力、任天堂代工生産的最重要基地;富士康國際(FIH)的手機代工,則依傍在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大客戶身旁,從北京到天津之間的“廊坊廠區”,成了FIH的新據點;至於鴻海的起家根本,生産模具的鴻超準事業群(SHZBG),則由該事業群總經理徐牧基固守在郭臺銘老家山西晉城。

  一個個據點串起鴻海新版圖,從過去偏安深圳龍華,到現在散佈全中國。“我們的生産據點是分散,可是我們的管理更聚焦,不用擔心員工的社會機能後,我們的主管才能更專注在本業。”郭臺銘替鴻海的分散管理,下了一個新的注解。

  秘密武器一:代工突圍 “明銘”密會佈局

  富士康代工宏達電智慧型手機

  於是,要將每個事業群都改造成能夠獨立作戰的戰艦,就得要更厚實每個事業群的實力,郭臺銘要動刀的首要任務,就是替十三個事業群裏,最被視為虧損黑洞的FIH,重新再造,這也難怪郭臺銘談到FIH的虧損問題時,一反常態的有著十足信心,“FIH會回到往日光榮。”原因無他,FIH正是他的第一樣秘密武器。

  今年4月底,就在宏達電股價突破1200元關卡之際,鴻海與宏達電雙方關係有了重大突破。一家美係外資分析師透露,郭臺銘透過宏達電一位曾在戴爾服務的高層,約到了周永明,雙方隨後拍定了合作一事。

  為了接下宏達電這位新客戶,郭臺銘下令將鴻海全球資源重新整編,包括派駐芬蘭,專門服務諾基亞的團隊也將進行調整。原來諾基亞是鴻海在手機業務的最大客戶,但是由於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策略錯誤,公司進行重整,許多機種延後推出,甚至取消,讓鴻海旗下的團隊也跟著空轉,未來這些人員都將轉向支援宏達電。

  這位分析師對鴻海與宏達電的關係進一步指出,雙方目前合作僅局限于宏達電在巴西的機種,年出貨量約在500萬支,下單主因是巴西對電子商品進口稅率逾40%,宏達電想開發巴西等新興市場,借鴻海巴西廠地利之便,把這部分訂單委託生産。

  雖然鴻海與宏達電的合作,僅局限在巴西市場,但這樁鮮為人知的合作,對鴻海而言深具意義。首先,FIH若能吃下宏達電訂單,等於大步跨進了智慧型手機代工領域,讓其他手機代工廠難望其項背,也打破了現今智慧型手機大廠獨攬製造、不委外代工的局面,日後宏達電在國際手機市場市佔率的持續提升,更是FIH逆轉的重要後盾。

  其次,智慧型手機零組件有備料需求,不管是觸控面板或金屬機構件,未來都將是年銷量已突破五千萬支的宏達電無可回避的罩門。前一年宏達電投資鴻海旗下玻璃廠正達光電不成,郭臺銘因此看到宏達電未來對金屬機構件的龐大需求,如今成為鴻海急欲爭取的大客戶。

  其實早在兩年前,郭臺銘就重用前奇美通訊總經理池育陽,將他從研發主管拉升到富士康執行長,目標就是要搶佔智慧型手機代工市場,過去兩年FIH慘虧,但郭臺銘始終力挺池育陽,“池育陽的部門不但沒有減人,還多人。”可見郭臺銘對他的看重。

  在手機研發領域,池育陽早已是臺灣第一把交椅,而且,由於鴻海已是蘋果最大供貨商,為了區分客戶,未來FIH的任務就是要搶攻其他非蘋果的品牌,扣除掉三星及LG全由自家生産以外,從宏達電、諾基亞、摩托羅拉、新力愛立信、惠普、戴爾到大陸的品牌,都劃入池育陽的責任範圍,這也是FIH要擺脫過去兩年悲慘命運的最佳機會,若池育陽領軍的團隊真能殺進智慧型手機代工市場,那就是FIH重返光榮之時。

  再且,當鴻海的全球生産據點超過85個,員工超過100萬人,管理難度已經超出知識界限:“我找不到管理一百萬人的書,在臺灣也只有郝柏村帶過100萬人的部隊!”郭臺銘一語道破鴻海管理的困境。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