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以生命的名義凝聚大愛!

時間:2010-04-18 09:00   來源:人民網

  “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儘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玉樹地震的消息傳來,胡錦濤主席決定推遲對委內瑞拉和智利的訪問,提前回國。溫家寶總理也推遲對汶萊、印尼和緬甸的正式訪問,地震第二天,他就站在了震中結古鎮的廢墟上,深情安慰受災群眾:“鄉親們的災難就是大家的災難,鄉親們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鄉親們失去的親人也是大家的親人。當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決不放棄。”

  民為貴,人為本,大災面前,災情就是動員令和集結令。從國家領導人到各地各部門再到每一個普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青海玉樹,都在以各自的行動去呵護每一個受到強震傷害的生命。中國大地上,再次涌動著愛的洪流。

  地震發生後,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全民救災行動緊急展開。解放軍、武警部隊5000余人迅速奔赴災區,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火速行動起來,來自各個系統的救援隊全速開拔,社會慈善馬上組織籌集善款,網友、媒體第一時間傳播前方資訊,各地救援物質源源不斷運往前方……特別是災難發生僅八小時,四川攜帶救援物資的第一支救援隊、四川的志願者隊伍就已經出現在災區,行之急迫,愛之深切,為處於災難中的玉樹人民帶來了最溫暖最有力的慰藉和幫助。

  在災區,同樣書寫著愛的篇章。災區幹部群眾積極展開自救,救援人員在震區高海拔、高寒地區的惡劣環境中,克服高原反應,頂著夜晚零下三度的寒冷,搜索不息,救援不停。這裡,一個又一個傳遞大愛的故事正在發生:青海玉樹州應急辦主任普布才仁強忍母親在地震中不幸遇難之悲痛,奮力戰鬥在抗震搶險一線;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數十名教師徒手挖掘廢墟,硬是從死神手裏搶回了幾十個年輕的生命;當供應中斷,糧食供給不足的時候,武警部隊從自己口糧中擠出糧食來,為群眾煮粥……

  “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團結友愛、同舟共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我們這個以人為本的時代,每當危難來臨的關鍵時刻,無論是非典時期,還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舉國上下總能表現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總會揚起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大愛旗幟,總會激發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動力,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昭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堅強。這是我們這個國家歷經磨難積澱下來的文明財富,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與挑戰的力量之源、信心之基。

  從汶川到玉樹,短短兩年間,當災難再次來臨,我們看到了更加迅速的動員、更加高效的組織、更加科學的救援、更加澎湃的愛心。此時此刻,恩格斯的那句至理名言再次響起:“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回顧我們與地震等大災大難的多次生死對決,總是伴隨著深刻的反思,制度的完善,法治的健全,民族精神的昇華,在歷史的天空上,留下了一個走向復興的民族艱難奮進的步伐。

  時間,在心跳般的時針嘀嗒聲中消逝;搜索電波,仍在向大地深處發出頑強而深情的呼喚。讓我們以生命的名義,集結在大愛旗幟下,採取科學有效的行動,盡最大可能搶救生命,幫助災區群眾,減少地震損失,人人都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和力量,驅散籠罩災區的地震陰雲,為這格薩爾王之鄉重辟一片蔚藍的生命天空。

專題: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強震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