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盟:以創建促進文明

時間:2011-09-19 13:46   來源:內蒙古日報

  為了挖掘保護民族歷史文化,重現定遠營古城昔日風貌, 2011年阿拉善盟實施了定遠營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對定遠營歷史文化街區、古民居、阿拉善親王府等文物進行保護修繕,對王府東花園及城墻進行恢復,重現了王府東花園古樸、精緻的明清私家園林風格,使之成為宣傳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歷史文化場所。 徐愛翔/攝

  “十一五”期間,阿拉善盟把推進城鎮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手筆推進城市建設,不斷增強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實施了一大批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綠化、亮化等建設項目,使巴彥浩特等中心城鎮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城鎮集聚力和輻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周佔忠/攝

  近年來,阿拉善盟不斷加大精神文明創建力度,提升創建水準,豐富拓展創建內涵,使城鄉居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和諧程度得到明顯提高,呈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喜人局面。徐愛翔/攝

  在黃河之濱、賀蘭山之西,有一座新型現代化工業城市——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多年來,開發區大力發展鹽化工、煤化工及甲醇深加工、化工新材料、特色冶煉、天然氣化工、建材等重點産業,創造出多個世界第一、亞洲第一和全國第一。張 文/攝

  臨河至策克口岸鐵路的建成通車,不僅促進了策克口岸邊境貿易,也為呼和浩特至額納濟開通旅客列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該鐵路已經成為貫通東北至西北邊疆的運輸大通道。捌拾寶/攝

  阿拉善盟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優先發展民族教育的方針,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有力地保證了民族教育的健康、穩步發展。烏日娜/攝

走在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各類志願者多了,城市保潔員多了,城市綠地多了……相對應的是一連串的“少了”:交通違章少了,衛生死角少了,環境污染少了…… “多了”與“少了”的辯證轉化過程,是阿拉善深入實施創建文明城市主題活動的實踐過程。近年來,阿拉善盟立足地區實際,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全力構建精神文明建設“六個一”格局,努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實現物質、精神、政治、生態“四個文明”協調發展,交相輝映。

  ——把握一條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大力實踐和弘揚“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阿拉善精神。多年來,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阿拉善盟始終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弘揚阿拉善精神為抓手,以加強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堅持不懈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和諧阿拉善建設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將阿拉善精神貫穿始終,使文明創建在幹部群眾中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進而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生産力——這是阿拉善盟在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中總結出的最為重要的經驗之一。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常做常新的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抓住精神文明主線,打牢思想道德基礎,必然要與阿拉善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阿拉善盟委宣傳部副部長、盟精神文明辦主任白志毅告訴筆者,“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阿拉善精神,不僅準確概括了阿拉善人的精神品質,更指引著全盟精神文明建設前進的方向。

  ——建立一種機制。阿拉善盟把提升全社會的文明素養作為戰略任務,不斷探索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規律,完善精神文明建設的體制與機制,豐富文明創建的載體與形式,堅持“以會促創”,全面提升了公民綜合素質和地區形象,為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北疆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從2005年起,阿拉善盟每年在各旗、區輪流召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形成了“以會促創”的推進機制,極大地改善了城鎮建設和管理水準,增強了幹部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開展一系列活動。多年來,阿拉善盟堅持不懈地開展“知榮辱、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創文明城鎮,做文明市民”、“展阿拉善新形象,做文明阿拉善人”等主題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廣泛開展“書香阿拉善”全民讀書活動、全民健身活動、百日消夏廣場文化活動等,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不僅形成了一批理論成果,更通過一場場宣講會、報告會、演講會和文藝演出,把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深受廣大幹部群眾的歡迎。

  與此同時,阿拉善盟十分注重幹部素質的教育培訓,紮實深入開展了創先爭優和“建設北疆基層黨建長廊”活動,通過舉辦“幹部論壇”、“幹部素質教育年”和“機關效能建設年”等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堅持以提高行政服務和管理水準為重點,紮實推進廉政勤政建設,大力推行陽光政務,著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高效的服務型機關。不斷完善青少年教育體系,通過開展“阿拉善精神進校園”、“感恩教育”等活動,推行法制副校長制度,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心理諮詢中心等途徑,整合社會力量,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條件。生態教育讀本早已走進小學課堂,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家園成為人們的共同責任。

  ——創建一塊陣地。阿拉善盟各級黨委、政府把宣傳文化陣地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在加強蘇木鎮、嘎查文化站、圖書室建設的同時,新創建了“居民大講堂”、“巴丹吉林大講堂”、“居延講堂”、“阿拉善幹部講堂”等活動平臺,成為各族群眾和農牧民學習理論政策、掌握科技文化、進行自我教育的堅實陣地。

  ——樹立一批典型。多年來,通過挖掘典型、樹立典型、宣傳典型,全盟各行各業在精神文明建設中逐漸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典型引路也成為幹部群眾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標桿,涌現出20年如一日紮根沙漠,為治沙造林付出畢生心血的李德平;為祖國邊防事業25年鞠躬盡瘁的額濟納旗邊防某團副團長納日圖;帶領鄉親生態搬遷、轉移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李劍英;助人為樂、誠信待人、感動華夏大地的普通居民張菊花;鑽研技術、攻克難關的科技尖兵達能太、劉曉華等一大批英模代表和道德模範。

  一個人沒有朝氣,就沒有活力和進步;一個單位沒有士氣,就沒有生機和建樹;一個地區沒有了精神,就等於失去了支柱、支撐,就沒有發展和跨越。在改革發展中,阿拉善盟依靠“阿拉善精神”的強勢推動,凝聚了全盟各族人民的強大合力,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長足發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先後涌現出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0個、全國文明村鎮6個、全區文明旗縣3個、全區文明村鎮5個。

  ——突出一個特色。軍民共建是阿拉善精神文明創建的一大特色。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國防建設,額濟納旗人民主動放棄最好的草場,“三易旗府”,在茫茫戈壁上重建家園。建盟以來,阿拉善盟從國家安全大局出發,全力支援國防現代化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軍民共建活動,深入推進國防教育,鞏固和發展了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近年來,阿拉善盟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改善駐軍部隊生活條件,廣大駐軍部隊也積極支援地方建設,軍民魚水情不斷深化。目前,阿拉善盟先後有5位盟旗黨委領導被評為華北地區“忠誠黨的武裝事業新聞人物”,全盟3個旗均連續保持“自治區雙擁模範旗”稱號,額濟納旗連續3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旗”。與此同時,軍民共建、民族團結、邊防執勤、後備力量建設、國防教育、徵兵、民兵武器裝備管理等工作也多次被國務院、北京軍區、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內蒙古軍區評為先進。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