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網路道德體系是時代的要求

時間:2011-08-22 14:28   來源:光明日報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已經對人類社會的生産、生活産生了深刻影響。網際網路虛擬社會已成為與現實社會並存的空間領域。截至2011年4月底,中國網民總數已經達到了4.7億人,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許多國家的人口數量。維持這麼大規模虛擬社會的有序運作,其治理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非同尋常。

  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和網路服務平臺的拓展,網路文化愈加豐富多彩。但是,網路本身具有的開放性和參與性,網路空間的虛擬性,都增加了網路社會的管理難度。微博等新式傳播平臺的建立及流行,使得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觀點。在網路言論日益豐富的同時,一些不文明語言和不文明現象也找到了滋生的空間。

  網際網路的虛擬性,常常使部分參與者尤其是一些商業主體,以不道德的手段損害網民利益。一些網站以虛假資訊吸引眼球,用“打擦邊球”的方式上載暴力、色情等低俗內容。還有的網站以炒作資訊為能事,利用網路售假行騙,或進行非法網路公關……所有這些行為,都嚴重損害了網際網路的正常、健康發展。因此,文明上網,文明辦網,構建健康、健全的網路道德體系,是網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網路社會作為一種虛擬空間,是現實社會在網路上的延伸,網路道德也是社會道德在網際網路空間的延伸。因此,遵守網路道德,實際上就是對社會道德的遵守。網路社會是現實社會的折射,但網路道德與現實道德也存在差異。網路具有全球化的特點,但是,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思維等等方面,仍然具備一定的區域性和國別文化界限。因此,建立網路道德,既要照顧到網路社會的諸多特點,也要結合本地區和網際網路局域管理國家的社會道德實際。

  目前我國已經出臺多部網際網路領域的法律法規,它們多以倡導性的管理條例為主,而以社會公德和網路道德公約為保證的道德體系還有待形成和建立。在構建網路道德體系方面,加強社會公眾的誠信建設尤為重要。精神文明建設,既是現實社會道德建設的途徑,也是網路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途徑。在此基礎上,探索、形成和制定符合網際網路本身特點的道德體系和法律體系,是網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此,網際網路監管部門在依法管理的同時,還應大力弘揚社會公德和網路道德,嚴厲打擊非法傳播和非法經營者,穩步推進網路實名制,倡導文明上網,營造健康有序的網路環境。另一方面,網站經營者必須依法辦網,文明辦網,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者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素質,規範資訊把關制度,嚴守資訊發佈關口。廣大網民也應主動參與建設網路文明環境,文明上網,“慎獨”律己,構建良好的網路道德,為網路精神文明建設作貢獻。(辛 忠)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