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汪道涵之子談汪老遺願:父親遺憾未見統一(2006-03-13)

時間:2010-12-24 10:46   來源:人民網

  己故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之子、解放軍中將汪致遠透露,“父親並不認為自己很快就會走,他本來以為至少還可以活兩三年。他在臨去世時對我們説:‘要是再有兩三年的時間,我一定再努力一把’。這件事(解決臺灣問題)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現在主要是要把兩方面工作做好。一方面是把國家建設好,另一方面就是將對臺灣有關方面人士的工作做好。”

  香港《文匯報》昨天報導,身為人大代表的汪致遠表示:“我父親對臺灣問題非常關心,希望祖國能夠早日統一,完成幾代人的心願。父親就是感覺到他自己報國還是有這份心的,但是各方面的條件不成熟,也很遺憾。他在世時對統一遲遲未能實現,很是痛心。”

  在問及汪老對未能去臺灣是否感到遺憾時,汪致遠説:“父親去臺灣的事,主要是看形勢的變化。有可能就去;沒可能也不一定非要去。有很多工作,去臺灣做當然好。但在咱們這邊也一樣可以做。”

  汪致遠説:“父親在去年身體不是太好的情況下,還會見到訪的連戰與宋楚瑜。之後就檢查出癌症,後來做了手術,雖然緩和了一下,但癌病發展很快。父親在最後歲月,不能再看文件時,還請來訪問臺灣的人講述臺灣見聞,他對所反映的情況非常關心。”

  回憶起汪老逝世前的情形,汪致遠説:“去年十月分的時候,我們從北京到上海去看他,他當時還很好,而且還從醫院病房出來,一直送我們到樓梯口。我們覺得也很好,有些放心。不料到了十二月分就不好了,我們趕緊趕去,這時候,他已經有些昏迷。最後,我和弟妹們一直陪在他身邊。弟妹們説,父親最後也沒有講什麼話,這很是遺憾。”

  談及當前大陸對臺政策,汪致遠説:“中央有很多很好的對臺政策,這些政策都是從當前海峽兩岸的形勢出發,是實實在在、可行的辦法。臺灣的工作需要深入細緻來做,要實事求是,同時要創新,提出一些新的好的辦法。要從祖國統一的角度出發,逐步在經濟、文化、人員交流方面多做工作,使得兩岸之間加深了解,這樣做會比較好。”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