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一五:公共財政陽光催開農民笑臉

時間:2010-10-13 16:02   來源:新華網

  張有金是河南省濟源市梨林鎮范莊村農民,因為生活富裕,養老無憂,年屆古稀的他愛上了自助遊。

  “農閒的時候,村裏一幫老年人自發組團外出旅遊,去年到北京、開封走了一圈。今年坐飛機去了趟南陽。”張有金説,“接下來還準備去青島和上海看看,這樣‘海陸空’就都齊了。”

  在張有金幸福的老年生活背後,對應著這樣一組數據:2006年至2009年,河南省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3261元增加到4807元。儘管2010年尚未過去,但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對於近7000萬河南農民而言,整個“十一五”期間將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也是收入增速最高、增幅最大、增長最穩定的時期。

  河南省濮陽縣靳趙寨村村民申洪波用八句話概括了這幾年農村的巨變:上得起學、治得了病、養得起老、走得好路、掙得到錢、做得了主、學得到藝、看得到戲。

  他説:“這幾年,農民不光負擔輕了,錢袋子鼓了,生産生活條件也都上去了。以前過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現在可以稱得上‘生活’了。”

  根據河南省財政廳公佈的數字,2006年至2010年,全省用於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的財政支出從300多億元增加到近600億元,財政支農資金投放範圍之廣、強度之大、數額之多是歷史上沒有過的。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