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處在歷史轉折階段的“十二五”改革

時間:2010-10-15 10: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著外部需求的萎縮和我國內部需求結構的變化,估計未來5年左右,我國的消費結構變化和消費增長是一個大趨勢。問題在於,如果相應的體制改革跟不上,消費主導的基本格局就難以形成。當前,適應發展大趨勢推進我國加快進入消費主導時代,既需要加快調整消費和投資的關係,更需要改革的重要突破。一是改革收入分配體制,二是加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三是加快財稅和金融體制轉型,四是推進投資體制改革。

  “十二五”是我國改革開放後30年十分關鍵的5年。如何客觀地把握“十二五”改革的現實需求和基本走勢至關重要。

  一、“十二五”改革處在戰略性突破的關鍵階段

  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國內發展階段的變化,可以説,“十二五”時期的改革需要實現“戰略性突破”。

  1.後危機時代世界範圍內經濟結構大調整時代的到來。國際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世界範圍內經濟的嚴重衰退,必將産生全球性經濟格局和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由此,對我國産生長期、深刻的影響。這裡,作以下三點簡要概括:

  (1)後危機時代,外需的萎縮將是中長期的趨勢,全球將進入需求不足的時代。

  (2)即使外需能夠有所恢復,也不是原有水準的簡單恢復,必然伴隨著結構的重大調整。

  (3)即便外需在水準和結構上都重新恢復,作為一個大國,我國不能把經濟增長的基礎長期建立在外部市場的過度需求上。

  後危機時代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走勢,使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複雜。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我們長期堅持的“大進大出”的增長方式應當終結。

  2.發展型新階段需求結構的戰略性升級。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實現了經濟的長期快速增長,社會發展階段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由生存型階段跨入發展型階段。在發展型新階段,消費結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與生存型階段相比有了重大變化,經濟、社會與政府體制需要全面創新,使之與新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進入發展型新階段,需求結構開始進入戰略性升級的階段,重點表現在三個方面:

  (1)從日用消費品向耐用消費品的升級。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鎮恩格爾系數進一步降到36.3%,農村恩格爾系數則降到43.1%。在食物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時,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現在城鄉居民對住房、汽車、電腦、高檔電器等消費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大額消費支出持續攀升。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