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汶川地震梁平縣災區重訪見聞:“沒有邁不過的坎”

時間:2010-02-03 12:3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2月3日電(記者 李松)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重慶市梁平縣遭受了嚴重損失,6人死亡、13萬人受災、947間房屋倒塌、27429間房屋毀損。近兩年時間過去了,梁平縣境內所有倒房群眾已全部建房入住。他們現在的生活如何?記者進行了回訪。

  在梁平縣梁山街道上壩村一組,村民周發均一家6口人搬進新家已經一年多。他告訴記者,在汶川地震中,他家的土墻瓦房出現了20多釐米的裂口,被鑒定成了重度危房,需拆除重建。“房子不能住人了,一家6口人就擠在10平方米左右的救災帳篷裏住了兩個多月。當時正是夏天,天氣炎熱,感覺真不是滋味。”

  為了讓像周發均一樣的倒房戶儘快重建家園,梁平縣迅速撥付了倒房重建補助資金,標準是每戶9800元,城鄉低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可以得到13800元。周發均家在地震發生當年7月開始重建新房,鎮裏和村裏的幾名幹部也趕來幫忙抬石料、運水泥。“房子寧願多花點錢也要保安全。為了抗地震,我把新房的墻體增厚了,使用了24公分的承重墻。”周發均説。

  周發均家兩層樓新房有150多平方米,總共花了9萬多元,現在還有3萬多元債務沒還清。他説:“但我相信只要自食其力,賬總有還完的一天,日子總會越過越好。”

  梁平縣民政局救災救助科科長張曉鴻告訴記者,2009年,梁平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3000多元,汶川地震倒房重建的開支確實對他們來説是不小的負擔。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地震帶來的災害,災民表現出的更多的是勇敢和樂觀。

  梁山街道八角村三組的李世密一家房屋在地震中嚴重損毀,重建房屋花掉了12.3萬元。記者來到她家,她熱情地帶著記者看她的新房。“我家去年剛買了兩台32英寸電視機,加上以前買的太陽能熱水器、洗衣機和燃氣灶,生活一點不比城裏人差。”“家裏建新房借債了嗎?”記者問。“借了7萬多塊錢,家裏可以省吃儉用,一年還兩萬,三四年內還清。”李世密説。

  李世密一對兒女現在在上海一家紙箱廠裏打工,每月加起來有4000多元的收入。丈夫則在梁平縣城一家啤酒廠裏當小工,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李世密則負責經營家裏3畝多菜地,她每天淩晨4點一過就起床,然後騎著三輪車到縣城裏賣菜,每天能掙40多元錢。面對記者,李世密時不時會下意識地搓一搓自己長滿硬繭的手。她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現在家裏確實有不少困難,但是我相信生活中沒有邁不過的坎。”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