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直接損失8451億元 再發生強余震可能性小

時間:2008-09-05 08:54   來源:新華網

  2008年9月4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院士、副主任史培軍教授、專家董樹文研究員介紹四川汶川地震及災損評估情況,並答記者問。

  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史培軍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説,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其中四川的損失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5.8%,陜西佔2.9%。

  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不能肯定我國西南地區近期是否還會發生7到8級大地震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不能肯定我國西南地區近期還會發生7到8級大地震。

  馬宗晉表示,汶川大地震剛剛發生,在它的北部和南部,三個月之內已經發生了一些6級左右的地震,數量比較多。在西藏的中部到東部,也有6級多甚至接近7級的地震。這種地震活動可能告訴我們,這一段時間,青藏高原的東半部有一些活動,但是不能就此肯定9月份甚至10月份之內在青藏地區的東南部要發生更大的地震。

  馬宗晉:震區再發生6.5級以上強余震的可能性較小

  目前,通過對我國大陸地區地震資料的多方分析,基本上仍確認512汶川地震偏於是主余震型,震區再發生6.5級以上強余震的可能性較小。但是,根據對全球大震及其餘震序列的分析結果,初步認定汶川地震的強余震可能還要活動一段時間,為安全起見,地震部門還須對汶川震情再繼續進行一段時間的加密監視和會商研究。

  汶川地震造成地質災害潛在隱患點近8700處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對汶川地震及次生災害的調查與評估表明,初步統計,地震造成地質災害多達12000多處,潛在隱患點近8700處。

  汶川地震之前未出現顯著異常 無法做出短期和臨震預報

  這次大地震發生在龍門山的主斷裂上,位於我國南北地震帶的中段。從區域構造背景上看,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發生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的過程中,兩側邊緣帶構造應力長期積累。初步推斷,在印度板塊總體向北東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並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擋,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龍門山映秀-北川地帶突然釋放,暴發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恢復重建可按照分區分段原則進行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鋻於汶川地震災區的群山、高原特性,恢復重建可按照分區、分段的原則進行。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