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看望轉移群眾:災難終將過去 友愛精神永存

時間:2008-06-08 08:44   來源:新華網

“災難終將過去 友愛精神永存”━━溫家寶看望綿陽轉移群眾紀實

  6月6日上午,專程赴四川綿陽考察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情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來到四川綿陽幾處群眾安置點看望轉移群眾。

  這是在綿陽美瑞紡織公司安置點,12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王師晨説:“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您擁抱一下我。”溫家寶立即伸出雙臂,將王師晨抱在懷裏。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6月6日上午,專程赴四川綿陽考察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情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來到四川音樂學院綿陽分院安置點看望轉移群眾。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新華網四川綿陽6月7日電(記者 李斌)“又讓大家辛苦了,我來看看大家”。6月6日上午,專程赴四川綿陽考察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情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來到四川音樂學院綿陽分院安置點看望轉移群眾。

  四川大地震後,由於山體滑坡在湔江上形成了唐家山堰塞湖:2億多立方米的水體,約70米高的水頭,一旦出現潰壩,後果將不堪設想……

  堅持一切以人為本的原則,綿陽市按1/3潰壩實施轉移方案,截至5日18時,轉移了21萬多群眾,其中近14萬人集中安置,7萬多人投親靠友。

  四川音樂學院綿陽分院的一塊平地上,滿是各種帳篷。溫總理的到來,使在這裡安置轉移的群眾沸騰了。被轉移的群眾紛紛告訴總理,在這裡被照顧得很週到。

  溫家寶誠懇地告訴大家,唐家山堰塞湖就像頭上還頂著一盆兩億多立方的水,每天還大概以1000萬立方的速度增長。堰塞湖的地勢高,沖刷力量很大,所以必須做最壞的準備,確保每個人的安全,將大家轉移到安全地帶,相信大家能理解。

  “能。”群眾紛紛回應。

  “我們昨天又研究了進一步完善工程排險的方案,要求施工隊伍抓緊時間,快速、科學除險。”溫家寶説,要盡一切努力,使泄洪按照預定方案有序進行。但是,很多因素是難以預料的,比如説天氣、壩體的牢固性、余震、上游的滑坡等,希望大家跟政府一道共同克服眼前困難。

  “感謝總理。”60歲的友誼村村民吳孝鳳不禁説。

  “政府之所以採取人員轉移避險這樣的措施,唯一的目的就是保證大家安全,確保每一個人在泄洪當中不出現危險。這是第一位的。”

  “您老人家都跑了三趟四川了……”一個小夥子是有心人,“您要保重身體。”

  “我是應該的。”溫家寶看著大家説,“你們能理解,我們心裏就踏實了。”

  他放心不下,一邊用目光環視大家,一邊詢問:“可能時間久了,大家心裏有點煩躁?”

  “能夠克服,能夠克服。”一位女同志連聲説。

  “這是國家的一場大災難,也是對每個人的一場大磨難。”溫家寶説,“如果過一兩年我們生活完全恢復正常,大家回憶起這些日子,也是一生難忘的。是吧?”

  “是的。”

  “如果想到這個,心靈也就能相通了,有些困難也就能克服了。”

  “對。”

  溫家寶接著來到警務室,看望正在執勤的公安民警。聽説這段時間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普遍都下降了,他十分高興。他説,有你們在,大家就安心了,要注意防火、防盜、防治安事故,讓群眾安心休息,安心睡覺。

  溫家寶在帳篷中穿行,察看帳篷和飲食點,不時和群眾親切握手交談,鼓勵大家互相幫助,共渡難關。

  “你知道為什麼要搬到這裡來嗎?”溫家寶問綿陽普明中學高一女生徐麗川。

  “知道。因為唐家山堰塞湖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搬到這裡,以免人員出危險。”

  “對,你説得很好。我們要確保每個人都是安全的,都不能出危險,所以大家要吃點苦,天氣熱還要在這避險。”

  隨後,溫家寶前往美瑞紡織公司安置點看望群眾。道路一側,全是藍色的帳篷,溫家寶走進其中一個,裏面擺放著一排上下兩層的鐵床。87歲的毛鳳英和77歲的任玉清等老人坐在下鋪,正在一起聊天。

  “我來看看你們。”溫家寶坐下來仔細地向大家詢問情況。任玉清操著濃重的地方口音,指著旁邊一位解放軍戰士説,我們有解放軍照顧,請總理放心。天氣熱得很,當兵的最辛苦,應該熬點綠豆湯給他們喝,買臺電風扇給他們吹。

  溫家寶十分感動,馬上轉過頭去囑託地方領導儘快落實。起身告辭時,溫家寶忽然伸出手放在準備站起來的毛鳳英老人的頭頂,幫她擋住了即將碰頭的鐵梁……

  在一座帳篷前,12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王師晨主動問溫爺爺:“我們要多久才能回家?”

  “我們要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只要洪水一過,就可以回家。”溫家寶親切地回答。

  “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您擁抱一下我。”王師晨提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要求”。一向喜歡孩子的溫家寶立即伸出雙臂,將他抱在懷裏……

  環境優美的鶴林山莊,目前是綿陽市遊仙區職業教育中心鶴林分校的所在地。綿陽市實施撤離方案後,這裡安置了許多高齡老人。溫家寶走進高齡老人安置房,幾位身著白色T恤的學生志願者在這裡照顧十幾位八九十歲的老人。

  “多大年紀了?”“吃飯都好嗎?”……溫家寶仔細詢問,叮囑老人們要吃好、睡好,別生病,別中暑。老人們對志願者表示感謝。溫家寶説,我們的社會就應該尊老愛幼。這樣做,孩子們從小就懂得愛心,懂得尊敬老人,在幫助你們的過程當中也受到鍛鍊。這次災難太大,天塌地陷,但是災難終將過去,困難終將過去,而人和人之間的友愛精神會永遠存在下去。你們看,這個地方是孩子們幫助老人,我剛才去的地方是解放軍幫助老人。這樣一種精神力量,是我們的財富。有人在,有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在,還有什麼不可以克服的困難?

  還差8天就滿百歲的陳佳珍老人,在托老所住了5年。這次為防止堰塞湖災害的威脅,也被轉移到這裡。溫家寶雙手合十,向老人提前祝壽,並俯下身子坐在床邊貼著老人的臉大聲説,祝您健康長壽。“你要努力工作啊。”老人握住溫總理的手説。“聽你的話,我會努力工作的。”溫家寶認真地對老人説。現場一片笑聲。

  走進一個涼棚,許多老人在喝茶、下棋、打牌。溫總理和大家互致問候。86歲的李發科老人戴著老花鏡,正在寫一封給解放軍和志願者的感謝信。

  “你看,‘感謝醫療隊,感謝政府,感謝衛生站……生活安排,一日三餐,天天翻新’……寫了不少了。”溫家寶拿過信紙念道。

  “我給你寫幾個字。”溫家寶拿過筆,將信紙翻過來,一筆一劃在上面寫下幾行字:“尊嚴,剛強。在這場大災難中,我們的國家、人民、軍隊表現出了無比的尊嚴和剛強”。

  隨後,溫家寶前往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看望水利專家,現場指揮部署除險工作……

  這是溫家寶在唐家山堰塞湖壩上實地察看排險情況。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繼續在綿陽考察唐家山堰塞湖除險工作,看望部分轉移安置群眾和參加唐家山堰塞湖搶險工作的武警水電部隊官兵、水利專家,要求按照安全、科學、快速的原則,採取果斷措施,儘快解除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脅。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