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汶路有106處地質隱患點 其中40處很“燙手”

時間:2008-07-29 11:07   來源:四川日報

  40處地質隱患點很“燙手”

  轟隆隆——放炮聲和隨之而來山上懸石滾落的聲音,在都汶路沿線搶通現場每天都能聽到。

  據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24日,在都汶路沿線已排查出的10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中,約40處不能採用常規的鉚固、挂網等方式處置,必須爆破除險,而且每處通常需要幾次爆破才能清除。

  這40處隱患點多位於在地震中已破碎山體的頂部,特殊的地形位置給爆破帶來不少難題。

  難題一山頂爆破不容易控制

  韋猛是省國土資源廳請來協助除險的爆破專家,他對目前進行的爆破可控制性很憂慮,“爆破並不是隨便亂爆,它應該是受控制的”,特別是對地震後的山體進行爆破時,更需要注意控制其影響範圍,不能讓危石後面的正常岩石産生新的不穩定因素。

  但是惡劣的地理條件讓爆破控制非常困難。常規爆破中,通常通過對炮孔以及相應用藥量的限制來達到控制目的,但由於需要爆破的地方多在山頂,道路非常艱難,打孔所需機械設備根本無法運上山去,只能採用岩石裂隙或者岩石表面爆破。裂隙爆破所需藥量是打孔爆破的5-10倍,岩石表面爆破所需藥量更多。

  難題二人工挖坑爆破效果打折扣

  “爆破在封閉條件下進行,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韋猛説,但此次爆破很難獲得良好的密封條件。

  常規打孔爆破,孔較小且規則,相對比較容易密封,由於機械限制,山上沒辦法打孔,只能用人工挖坑替代。人工挖的坑口徑較大,密封起來很困難。更重要的是缺乏密封材料,一般採用非常細膩的黏土作為密封材料,但在山上很難找到,只能用挖出的小石子回填,石頭間大量的縫隙釋放了炸藥的大量能量。

  另外,人工挖坑只能針對破碎以及相對鬆軟的岩石,遇到堅硬的岩石就沒辦法了,所以常需要進行多次爆破,分段對岩石進行處理。

  難題三埋藥淺爆破危險性加大

  韋猛告訴記者,爆破存在一定風險,但只要措施到位,還是比較安全的。但目前的爆破條件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首先是人工作業非常危險,很多前期準備工作都需要在懸崖邊進行,很多地方幾乎沒辦法立足。

  其次是爆破人員躲避比較困難,地震後山體植被變少,光禿禿的,不容易尋找避險點。

  由於目前爆破多針對山體表面的破碎岩石,填埋炸藥較淺,爆炸産生的碎片較多。另外,用來密封炮孔的多是一些小石子,受爆炸能量推動,小石子可能飛出很遠,給建築或人造成傷害。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