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執政為民:抗震救災彰顯社會主義優越性

時間:2008-07-08 10:57   來源:半月談

  ——抗震救災彰顯社會主義優越性述評

  天地之間,莫貴乎人。汶川大地震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悲痛,也讓億萬人民從深層次感受著社會主義大國執政黨所秉承的理念。以人為本———人們從生命與死神的抗爭中更加體會到這四個字的分量和意味。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牽動著中南海。那段時期,中南海的燈光徹夜長明,黨中央的心與災區人民的心一起跳動……

  震後不到1小時,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震後不到5小時,溫家寶總理抵達災區現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連夜召開,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把搶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人們記住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震後第一刻起就反覆強調的這個主題。

  從這一刻開始,人們便不斷從電視畫面中、從各種報道中感受到黨中央把災區人民的生命安危記挂在心的情懷,看到黨中央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指揮、部署下,救援行動全面展開。各級黨委和政府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解人民群眾之所難,把各方面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想得深些、想得透些,把各項搶救和安置工作做到實處、落到細處,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每一個受災群眾中去。

  震後13分鐘,全軍啟動應急機制。國家減災委、中國地震局、民政部等啟動應急預案,派遣救援隊伍,調撥救災物資。中國紅十字會、中華慈善總會等發出緊急呼籲,號召全社會伸出援手。

  千方百計不放棄,爭分奪秒不拋棄。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隊伍迅速開赴災區,全面展開救援。從人民解放軍到武警官兵,從公安民警到民兵預備役人員,從醫護人員到廣大志願者,爭取每一秒鐘時間,不放過任何線索,努力挽救盡可能多的生命。

  人們忘不了這樣的場景:小戰士拼命奔向坍塌的廢墟,被戰友死死拉住後跪地痛哭:“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為了瓦礫深處一聲微弱的呼救,幾十名消防隊員晝夜不眠,置自身安危于度外,全力展開營救,倖存者生還的紀錄不斷被刷新。

  二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這一理念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價值觀,正日益深入人心。在這次抗震救災中,這一理念的內涵得到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5月19日至21日,共和國首次為自然災害中遇難的公民降半旗、鳴笛,寄託著政府對遇難者的尊重,對生者的關懷,表明瞭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更加堅定和明確,其治國理念更加尊重民意,更加關切民生疾苦。舉國同悼,悲痛的淚水和“中國加油”的呼喊,讓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這次抗震救災,從第一刻起,就在前所未有的公開透明中進行。地震發生不到半小時,震情得到了公開報道。幾小時內,國家和地方數次召開新聞發佈會披露最新震情統計數據,地震傷亡人數在網際網路上實時公佈。四川、重慶、甘肅等地政府部門不斷滾動發佈最新災情和遇難者數字等資訊……

  “救災資金是災區人民的救命錢、安家錢,這個錢誰也不能佔,這個‘高壓線’誰也不能碰。”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的話擲地有聲。汶川地震發生之後,國家向災區調撥了大批款物,國內外各界也紛紛給予捐助。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確保抗震救災物資全部用於災區和受災群眾,確保廉潔救災,要向人民交一份明白賬、滿意賬。

  中央政府準確、迅捷、開放、透明的資訊披露,聚焦了全社會的關注,傳達出對生命的關愛。這一切受到了海外媒體的廣泛好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大規模的救災努力,以及中國政府在應對災害過程中顯現的透明度,贏得了全世界讚賞。”

  三

  逝者已逝,對鮮活生命的關愛是對逝者最好的慰藉。為了數百萬受災群眾的妥善安置,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去考察帳篷和活動板房的生産情況。為了讓廢墟裏的孩子挺住,溫家寶總理蹲在他們身邊含淚鼓勵。為了讓傷痛者健康地活下去,國家啟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心理救助行動……這場共和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搶救人民生命的行動,踐行了“執政為民”的理念。

  急群眾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難,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乾淨水喝、有住處、有病能就醫……黨和政府的關懷要送達每一個受災群眾。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設立了9個工作組,從搶險救災、群眾生活、地震監測、衛生防疫、宣傳、生産恢復、基礎設施保障和災後重建、水利和社會治安等方面,全力推進抗震救災工作。

  ———5月17日,國務院決定,在3個月內向災區困難群眾每人每天發放1斤口糧和10元補助金,並要求民政部和財政部立即制訂具體規定。此外,對因災死亡人員的家庭按照每位遇難者5000元的標準發放撫慰金。

  ———5月19日,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0次會議議定,3個月內,為孤兒、孤老、孤殘人員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費。

  ———5月20日,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1次會議決定,再向災區緊急調運4萬頂帳篷,並要求有關部門協調有關地方和生産廠家,確保從5月30日起,每天運抵災區3萬頂。

  ———民政部與四川省政府出臺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三孤”人員救助安置的意見》;教育部啟動《活動板房臨時課堂計劃》;為了落實災區子女傷亡家庭扶助政策,國家人口計生委專門出臺五項措施……

  一項項及時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了災區,讓受災的群眾安心、暖心、放心。

  從搶險救人,到群眾安置,從科學規劃,到災後重建……地震災害發生至今,中央出臺的一項項政策,都在踐行著“一切為了人民”的莊嚴承諾,清晰地記錄和反映了黨和政府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次抗震救災中,人們再一次看到了中國共産黨對“一切為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