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記: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時間:2012-11-06 08:19   來源:科學網

  300平方米的實驗室裏,張學記正忙著講解實驗,身後幾個穿白大褂的學生聽得入神。如果不經人提醒,這位黨的十八大代表、被北科大人譽為“大牛”的專家,看似與普通的導師、科研人無異。可就是這樣一位謙和的學者,書寫了輝煌的人生。

  張學記開發的微型化自由基電化學檢測系統,運用在太空梭和宇宙空間站,獲得了世界公認。由於管理能力出色,他被聘為美國WPI公司高級副總裁,成為該公司40餘年來聘任的首位外籍副總裁。

  功成名就後,張學記本可輕鬆地拿下美國綠卡。然而,2009年,出國15年的他作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回國。他説:“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留美15年:多次謝絕綠卡申請

  任職的美國公司、身邊的朋友曾多次建議張學記申請綠卡,但都被他婉言謝絕。

  “從小學到博士都在國內上學,家裏幾乎沒花錢,都是國家出學費、自己拿獎學金,我想學成以後還是要回到祖國。”張學記説。

  留美15年,張學記不改當初出國的志向,在科研領域奮發進取。他在化學生物感測器領域的研究頗具影響力,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分析化學》等頂級學術刊物上的論文達100余篇,研究成果被SCI引用近2000次,獲授權國際專利12項,先後開發30余種産品,並被全球100多個國家廣泛使用,創造了近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2009年,張學記響應“千人計劃”號召回國。

  懷著一顆報國心,張學記帶領科研人員創業攻關,組建了一支全新的團隊。由他牽頭正在研究的癌症早期診斷系統,實現了將癌症預警提前18個月。2012年6月,張學記被北京市提名,成為“千人計劃”科學家中唯一一位十八大代表。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