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兩會臺北會談:為臺海爭和諧為中華開太平

時間:2008-11-04 08:26   來源:台灣網

  新華社3日刊發特稿文章説,兩岸關係的史冊上將濃墨重彩地記錄這劃時代的一天:2008年11月3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一行跨越海峽、踏上寶島的土地——兩岸兩會最高領導人歷史性的首次臺北會談由此拉開帷幕,兩岸關係在和平發展的軌道上就此邁出關鍵而重要的一步。

  本著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共謀兩岸同胞福祉的良好願望,這次萬眾矚目的兩會協商將主要處理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食品安全等議題,每一項議題的成果,勢必都會造福同胞、惠及兩岸。歷史性的會談,聚焦了億萬同胞的關切、祝福和期待。

  今年以來,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臺灣局勢發生了重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不斷跨越新的里程:5月,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訪問大陸;6月,海協會與海基會成功復談;7月,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和週末包機啟動;8月,兩岸同胞同享奧運榮耀;如今,兩會制度化協商正邁出重要而關鍵的一步……在衝破了數年的“臺獨 ”陰霾之後,兩岸關係在2008年呈現出“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喜人勢頭。

  文章指出,當兩岸關係處在又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之際,我們首先應倍加珍惜眼前的新局面。為了這一天,兩岸同胞已經期盼多年。超過半個世紀的人為阻隔,已經讓那灣淺淺的海峽,埋藏了太多的思念、愁苦,實在不應再留下新的遺憾。就拿這次兩會最高領導人的臺北之會來説,其實早在約十年前即應由汪道涵、辜振甫兩位老人完成,卻因眾所週知的原因一拖再拖,讓兩位老人抱憾終生……而兩岸之間,未來還有多少個十年、有多少生命可以蹉跎呢?

  文章續指出,在經歷了兩岸關係的風雲變幻、亂雲飛渡之後,我們更應認識到,眼前這種“雨過天清朗”的兩岸新局得來不易,需要我們維護、發展。近十多年來,面對“兩國論”“一邊一國”“去中國化”“入聯公投”等一波波“臺獨”分裂逆流,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兩岸和平發展為共同願景的中國共産黨、中國國民黨等有關政黨,不負時代和人民的重托,為推動兩岸交流、共同維護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排除干擾、傾心劬勞;在兩會就陳雲林會長年內訪台達成共識之後,這一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既定安排,卻遭到了島內少數“臺獨”分裂分子的蓄意干擾和破壞,只是這種行徑不得人心,阻擋不了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的步伐。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文章認為,簡要梳理10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脈絡,既是讓人們珍惜如今的難得歷史機遇,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黃河九曲,終向東流,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歷史洪流是擋不住的。惟有順應民心和歷史潮流,以民為本、為民謀利,不斷加強兩岸交流交往,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讓我們“不畏浮雲遮望眼”,在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文章最後表示,不斷通過協商談判解決問題,正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內容。特別是在當前面對國際金融風暴衝擊的時刻,兩岸迫切需要對話,需要溝通,需要雙贏。讓我們期勉、祝願這次會談順利、成功,為臺海爭和諧,為中華開太平!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