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龍、王佳明:“那時候,腦子裏只有救人!”

時間:2008-06-18 13:55   來源:人民日報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北川中學高三學生申龍、王佳明

  如果不出意外,這個時候,申龍、王佳明本應該和其他同學一樣,在家中忐忑地等待高考成績,抑或在某個地方放鬆心情。

  地震無情地改變了這一切。

  5月12日地震發生時,高三(3)班正在上生物課。他們上課的教室是在新建的五層教學樓的五樓。

  14時28分,災難降臨了,整幢教學樓劇烈搖晃,教室裏頓時亂作一團。“大家請鎮靜,先躲到桌椅下!”班長王佳明、生活委員申龍和老師一起維護現場秩序。

  大樓的搖晃停止了,申龍、王佳明迅速招呼同學們撤離到新建的運動場上。

   然而,眼前的一切讓驚魂未定的同學們窒息:五層的新教學樓已變成三層,同樣是五層的老教學樓完全坍塌。申龍、王佳明把女同學安置好後,又把全班40多名男同學分成若干救援小組,迅速展開幾乎是徒手的救援。

  “那時候,腦子裏只有救人!”申龍説。

  “哪有呼救聲,就衝到哪!”王佳明和同學們採取用磚塊敲、用木棒撬等最原始的辦法,救出了4名倖存者。

  之後,申龍、王佳明迅速帶著同學們來到完全坍塌的老教學樓施救。沒有工具,他們靠雙手刨開廢墟,救出廢墟下的同學。刨出一個,就立即背到臨時醫療點,就這樣來回往返。當天下午,他們共救出了20多名倖存者。

  急救車來了,申龍、王佳明和同學們又幫著運送30多名傷員,把他們從校內抬到數百米外的公路上並送上車。

  傍晚時分,來了兩輛鏟車。他們又回到廢墟上,鏟車鏟走大的水泥橫樑,他們就用手刨開碎磚塊,從廢墟中刨出倖存者和遇難者。當晚,他們共營救倖存者12人,並從廢墟中刨出了兩名重傷員,還幫著將20多名遇難者的遺體抬到指定地點。

  淩晨,天開始下雨,同學們又冷又餓又困。申龍、王佳明組織同學找來一些篷布,讓班上的女同學避雨,所有男同學把她們圍在中間,就這樣大家挨到天明。

  “那是我人生中最長的一夜。”王佳明想起當時的場景,不覺愴然。“那一天,那一夜,淚水一直沒有停過,看到一具具同學的遺體被抬走,想到廢墟下還有不少同學……”申龍眼睛又濕潤了。

  13日清晨,一名同學突然出現休克症狀,申龍背起他就往臨時醫療點飛跑。經過輸液,這名同學好了很多。

  “得趕緊轉移!”申龍、王佳明想。他們讓同學們到校門前的公路上集合。此時路上也全是人,軍車、救護車都開不進來。他倆又忙著幫助疏導交通,終於,大家讓出了一條車道。

  同學們等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沒有車帶他們撤離,天又開始下雨。“那就走吧!”不知誰喊了一聲。申龍、王佳明帶著大家隨撤離的人群往綿陽方向行進。途中,大家還輪著背一名受傷的小學生,走了近30公里。走到安縣永安鎮時,一輛大貨車從身旁經過,他倆趕上去,和車主商量,好心的車主帶上了班上的女生和部分身體較弱的男生。二人由此兵分兩路,申龍隨車一起走,王佳明帶著剩下的同學繼續前行。

  當天下午,兩路人馬終於在九洲體育館會合。“看到他們在那兒,我心裏踏實了。”王佳明説。在九洲體育館,申龍、王佳明組織近10名同學組成志願者服務隊,幫助搬運救災物資,安置轉移過來的受災群眾。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